第228章 谁得利就是谁(1 / 3)

胶东盐场在山东,宁王的封地在大宁。

相隔何止千里,而且沿路城池林立,各种盘查不知凡几。

而盐,还是朝廷只允许专卖的违禁品。

166小说

这种情形之下,还能把五万斤盐运到。

只能说,能耐太大!

李景隆忐忑的附耳过去,只听朱允熥冷冷吐出两个字,给他!

臣明白,回头马上就再见见那几个山西商人!

李景隆马上道,臣也探探他们的话,看他们除了宁王之外,背后还有没有其他人!

说着,笑了下,大明境内,五万斤盐赶上路,还敢夸下海口能到大宁,真是有恃无恐!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简单。

因为聪明人,往往会举一反三,甚至把说话人本来没有想到的事,都能连带出来。

不过,朱允熥要的,并不单单是这些。

你探话,哪有锦衣卫秘查来的清楚!

朱允熥眯着眼睛,低声道,给他们盐,让他们运。

孤倒是要看看,沿途多少官员会为他们打招呼?

窝案!

李景隆陡然心惊,他如何能不明白皇太孙话中的意思。

贩卖私盐是死罪,同时纵容私盐过境,往轻了说是失责,往重了说是同罪。

凡是涉及其中的官员,都要揪出来。

藩王们怎么胡闹没人敢管,人家是老皇爷的亲儿子。

锦衣卫遍布天下,可老爷子还不是对人家亲儿子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他李景隆是知道些内情的,早些年老爷子气得不止一次想宰了几个不像话的儿子。

可到最后,还不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骂两句,打两下就算了。

虎毒不食子呀!

其实,五万斤私盐听着是骇人听闻,但其实也不算什么大事。

那皇太孙如此震怒,为的是什么?

关系网!

李景隆稍微琢磨,心中就透亮。

看那几个商人开价,还有说话做事的模样,这种事他们显然不是第一次做。

私盐的背后,更让人忌惮的,是他们可以买通沿路的官员。

正如殿下说所,五万斤盐不算什么?那五万人的兵器军械呢?

孤心中倒是有些奇怪!

只听朱允熥又冷笑道,朝中都知道你是孤东宫的人,天下明明有那么多地方可以买盐,他们为何要找你?

说着,朱允熥看看李景隆,继续笑道,他们是生怕孤不知道?还是觉得你曹国公眼里只要能见到银子,就忘了谁是主子?

顿时,李景隆被吓得一哆嗦,赶紧说道,这事,臣也琢磨过!

也开口问过。

但是那几个商人说,早先他们就在胶东盐场买盐了。

后来臣直接买下了这几处盐场,一时间他们没寻到其他合适的门路,只能还在这买!

这么说还是凑巧喽?朱允熥冷笑道。

臣说句不当说的话!

见这个答案不能让朱允熥满意,李景隆又赶紧道,宁王的脾气性子,想必您也知道几分。

臣斗胆,天下事还没有什么能让他顾忌的,大概是

大概是觉得,就算孤知道了,也会迁就一二?朱允熥怒道,孤凭什么迁就他?

这些个叔叔,还真不是省油的灯。

除了明面上的燕王,剩下的这些人,也没几个是没小心思的。

历史上,宁王一时大意被朱棣裹挟,失了朵颜三卫还有边镇的军权。

但朱允熥心里一清二楚,军权这个东西,要不是有他自己的首肯,他麾下那些骄兵悍将,会听燕藩的?

诸皇子之中,宁王十三岁就藩,十五岁在边境领军作战。

他虽然有些高傲,有些小孩子的性子。

可不是那种四六不知的纨绔子弟,他知兵更能治军。

少年亲王,心高气傲之外。

他亦精通文事,注重农事。

若非如此,老爷子怎么会那么信任他!

李景隆不敢再说话,只是默默的跟着朱允熥的车架。

你去过大宁没有?朱允熥又问道。

李景隆缓缓道,臣少年时随父亲练兵,在大宁住过数日。

大宁东连辽左,西连宣府,乃天下大镇。

宁王有兵八万,每年秋,都会统帅三军,于漠北捕虏震慑胡人,麾下战兵皆是精锐弓马虎狼之士

强藩!

一边听着李景隆的话,朱允熥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