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过午不食1(1 / 3)

“臣心中放不下的,还是粤西!”

祁著皱着眉,慢慢组织着措辞,“其实也和修路有关”

闻听此言,朱允熥心中暗道,“他倒并不是有个读书人啰嗦的臭毛病,而是说话做事都太缜密了!

而且,还是一个善于做事,不太会讲故事的人!”

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平日里朱允熥所接触的臣子,无论面对任何事,都马上是一二三的列举出来,难题难处难点,原因缘由理清实白,都能在只言片语之中阐述的清清楚楚。

“臣要修路,路是为了连接广府和粤西,但粤省粤西粤北之地要想摘掉穷帽子,光靠连接广府是绝对不够的。”

“若只是靠着广府地区,粤西之地也无非就是输送些特产,渔类,乃至工坊里的廉价民力而已。”

“所以在臣的构想之中,要修的路”

说着,他忽然抬头,很是迟疑。

“既然朕让你说,你就放心大胆的说!

就算你在粤省有什么违背中枢的地方,只要是对民生有利,朕都恕你无罪!”

朱允熥笑道。

“臣,谢皇上隆恩!”

祁著额上渐渐浮出一丝冷汗,“臣先请罪,臣之罪不但有悖朝廷,甚至有欺君之嫌!”

“哦?”

朱允熥来了兴趣,笑道,“这么大的罪?哈哈,爱卿且说就是!”

不知不觉之间,皇帝对祁著的称呼,从直呼其名变成了爱卿

可祁著似乎是没捕捉到皇帝对他称谓的改变,意味着什么,依旧是皱着眉头。

“去岁,因为要修建广州,虎门等港口,朝廷准许广东的关税截留一部分”

祁著低着头,“臣身为广东布政司使嗯,擅自把其中一部分款项给挪了!”

朱允熥的眼睛,顿时眯了起来。

一省的封疆大吏挪动朝廷给予的截留款,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他这个皇帝有时候还拆东墙补西墙呢,管的地方越大花钱的地方就越多。

可让朱允熥心中警觉的是,广东不是其他行省,是如今大明帝国最大的关税来源地之一,更是最大的海贸之地。

祁著这个布政使挪用修筑港口的专项截留,居然没有人上奏?

若是其他地方,早就有官员上奏折子打小报告了!

或许是粤省布政司上下官员,全都认可祁著挪用专款的理由,更是铁了心的要跟他一块干。

要么,就是朱允熥之所以要把他调到京师来的原因。

祁著的岳父徐本,大明朝开国之后的第一任广东布政司使,再加上他,就是两代人的经营。

关系早已根深蒂固,不然的话那么多官绅也不可能无条件的相信他祁著,各个商会更不可能真金白银的拿出来。

“朝廷要修筑广州虎门等港!”

祁著把心一横,“而臣,挪用其中一部分款项,是以为除了朝廷要修筑的港口之外,还要修筑”

说着,他抬头看着朱允熥的眼睛,郑重道,“茂名,湛江,阳江三港”

朱允熥的神色也郑重起来,在龙椅上坐直了身子,“你继续说,说详细些!”

“是!”

祁著的胳膊有些哆嗦,“皇上您说过是要放开海禁的,粤省除了广府一带的港口外,却不知湛江茂名都是良港!”

“粤西虽穷,可却不是穷山恶水”

祁著顿了顿继续说道,“且不说修筑港口,可以让当地的壮年劳力有工可做,有钱可拿!

也且不说港口修筑成功之后,当可以带来多少赋税”

“就说民生粤西之地盛产南香,松木,剑麻,糖蔗却一苦于山路不通,二苦于海路不畅,只能烂在地里。”

“湛江阳江两地,渔业兴盛,可不开港,渔民却只能勉强果腹”

“你挪了多少?”

朱允熥忽然张口问道。

“臣,挪了一百一十七万零八千!”

祁著颤抖着起身,惶恐道,“这个钱,臣是挪了,但还分毫未动!”

“一百多万?”

朱允熥沉思片刻,“三个海港,一百多万够吗?”

“远远不够!”

祁著说着,手哆嗦的跟筛子似的,又从袖子中掏出一本奏章,“臣要修筑海港,离不开当地乡老的支持。

这是粤西四府的官绅,报效的账册!”

朱允熥过着他手中薄薄的册子,此刻祁著的手之所以哆嗦,大概不是因为怕,而是因为这个册子所包含的情谊,太重了。

粤人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