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老家,给老爸上坟。
因为赶时间飞来飞去有些累,然后情绪也不好,没什么思路,抱歉只能单更了。
~~~
暴雨已停,大军开拔迫在眉睫。
征南大军行营之中,众将汇聚一堂。
朱棣,何荣,张铨,黄中,朱能,张玉等等
“此战征伐安南!”
面对众将,朱允熥开口说道,“朕,有几件事要先跟尔等说清楚!”
众人微微躬身,聆听圣训。
“第一,要教安南百姓晓得。
非是朕这个皇帝,贪图安南之土,而是要帮着安南产出逆贼!”
“第二,既是王师,朕希望”
说到此处,朱允熥的目光变得严厉起来,“朕希望尔等能约束军纪安南之土,乃中华旧日之疆。
安南之民,也是我华夏后裔。”
他的眼神,扫过眼前的将领们,“切记,不要不把朕的话当回事!
若朕再听到,尔等在安南如何烧杀抢掠,国法难容!”
“臣等谨记!”
众将忙道。
“朕知道下面的什么德行!”
朱允熥笑笑,“若非考虑到军纪的问题,朕直接让边军那些杀才来就是,何必动用两广健儿?”
“朕也知道带兵难,传旨下去”
说着,朱允熥又看看众将,“此番征南大军中所有官兵,待德胜还朝之后,没人赏地五十亩”
顿时,众将眼中热焰高炙。
五十亩地,那可是五十亩!
这年月能来当兵的,都是家里穷的叮当烂响的。
五十亩地,想都不敢想的事!
那可是土地,是能传给子孙享用不尽的土地呀?
钱,有花完的那天。
唯有土地,才能代代流传。
“圣旨一下,三军必定奋勇效死”
朱棣开口说道。
可朱允熥又话锋一转,笑道,“五十亩地,只是最基本的!”
顿时,军帐之中的将领们呼吸都急促了起来。
“朕何曾吝过军功之赏?”
朱允熥笑道,“这次征南,涉及到的军功之事不得有半点差错。
赏赐以五十亩田地起,上不登顶”
“嘶”
众人齐齐咧嘴。
但接下来又是猛的一僵!
就听朱允熥继续说道,“但这地嘛?不在我大明之内!”
说着,回头看着墙上挂着的安南地图,“征安南之后,要在此设置郡县!
设置郡县就要有驻军”
瞬间,众人都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又是杀人夺地那一套?
“有功将士驻军于此,以军功授田三十年内”
朱允熥又笑道,“不缴皇粮不纳税非但如此,他们若是能叫来亲朋好友,每来一个,朝廷还多给一亩田”
~~
“我说他怎么不用边军,不用京营,非要用两广的兵,原来跟在在这!
至于什么边军京营军纪不好,那就是扯淡!”
闻言,朱棣心中暗道。
他是大明朝上马治军下马治民的亲王,自小和太子接受一样的教育,所以众将看不到的东西,在他这却是一点就透。
要占领一个地方,必须要移民!
只有移民占据当地人口的一定比例了,才能达到某种平衡,才能渐渐的同化别人。
而边军和京营那些人,是不愿意离开故土的。
但两广这边的兵则不一样!
第一,这边人多地少,而且山田居多。
第二,大多数人都是家中的庶子之类,继承不了家业,才出来从军。
第三,他们都穷!
穷才思变嘛!
在拿下安南之后,这些军人既是驻军,又是移民的百姓。
皇帝又没说让他们当军户,他们的儿子将来可以是驻军,也可以是百姓,更可以和当地人通婚
“还有!”
这时,就听朱允熥继续说道,“此战我王师入安南,凡是”
说着,朱允熥的口吻再度严厉起来,“非我中华典籍文字,全部焚毁不得留下只言片语。”
“尔等,拉拢招降那些安南土酋豪强之时,要先挑那些读我中国书用我中国字之人!”
“遵旨!”
众人轰然应答,但在这些军将之中,朱允熥的余光瞥见一人,似乎有些心不在焉。
“爱卿上近前来,让朕好好看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