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着军车去抓日谍?当然不可能。
太张扬了。
不符合张庸低调的个性。
他还是喜欢静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
其实,他的主要目的,是抓一些日谍的虾兵蟹将。
那些无足轻重的都抓了。
留下一些大鱼慢慢处理。
杨丽初报告闵部长。
闵部长调来一个警卫班。
空筹部的警卫,装备的清一色都是驳壳枪。
德国原装进口。
做工精良。
因为做工太精良,平时又擦的干净,导致表面几乎像镜子一样。
所以,这种驳壳枪又叫做镜面匣子。
是珍品。
“给我一把!”
张庸雁过拔毛。
不要白不要。
空军富得流油。
要一把驳壳枪怎么啦?多给几把……
果然,真的给他两把镜面匣子。
每把配三个弹匣。
容量都是10发的。
也有20发的长弹匣。
但是不美观。
“你有必要吗?”
杨丽初表示疑问。
她可不觉得张庸有那么勇敢。
会冲到第一线去。
经过她和这个家伙的一段时间的接触,她已经了解到,张庸绝对是另类。
有没有谋不清楚。
勇肯定没有。
绝对不按套路出牌。
“好东西谁会嫌多。”
张庸对崭新的驳壳枪爱不释手。
空军的装备就是好。
正好印证一句话。
负能量的。
就是最需要武器的部队,拿到的武器都是破烂货。
而最不需要武器的部队,武器却十分精良。
事实上的确如此。
你看抗日前线的部队,大部分装备都是很烂的。
弹药也严重不足。
但是空军部队养尊处优,装备精良。
却根本就没有战斗的机会。
既然如此,自己肯定是要多拿自己几把。
在自己的手里,说不定还能杀几个日寇。
在空军警卫手里,连日寇的面都见不到。
杨丽初:……
无语。
这个家伙真是爱占便宜。
连一把小小的驳壳枪都不放过。
雁过拔毛,形容他真是太贴切了。
“走!”
张庸带队出发。
所有士兵也都换上便装。
杨丽初也换回灰蓝色短旗袍。
搭配黑色襦裙。
张庸自己开车。
车上就杨丽初一个乘客。
其他的便装士兵,分别三辆吉普车。
首先沿着大河路扫描。
大校场机场的周围,还不算太繁华。
毕竟是机场,地形肯定相对开阔。
也算是城郊地带。
人口不多。
忽然停车。
却是张庸看到前面有警察。
看样子,好像是警察在出现场?难道是附近发生了什么事?
于是提枪下车。
杨丽初等人也是纷纷下车。
持枪戒备。
“发生什么事了?”
张庸来到一群警察的旁边。
拿出复兴社的证件。
对所有人晃了晃。
“报告长官!”
一个警察探长急忙上来。
张庸点点头。
算是回礼。
不是他自己傲慢。
是复兴社的态度。
在警察的面前,复兴社必须保持倨傲。
这是戴老板要求的。
“怎么回事?”
“里面有个棺材铺,死人了。”
“死的谁?”
“一个青年小伙。”
“谁杀的?”
“不清楚。”
“我进去看看。”
张庸点点头。
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进去。
但是既然遇到了。
进去看看也是好的。
说不定有什么意外发现呢。
结果,进去以后,就看到一具尸体。
致命的伤口就在喉咙。
是被利刃一刀割开的。
似乎相当的专业?
以前吧,张庸觉得,电视剧里面,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