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悄悄的等着黄点出现。
终于,发现黄点。
原来是一个熟人。
谭先生。
曾经有过一面之缘。
对方的身份,张庸一无所知,也不敢胡乱猜测。
现在再次相见,也不准备打招呼。
安安静静的,装作什么都没看到。
忽然,袁正急匆匆的赶来。
“专员……”
“什么事?”
“刚才靠岸的那艘货轮的大副报告说,他们在海上发现一艘船,船上都是死人,于是拉过来了。”
“什么死人?渔民吗?”
“不是。
里面有洋人。”
“洋人?”
张庸蹙眉。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居然有外国人被杀死在海上?还是放在船上?
不是,这是什么做法?
你直接扔海水里面不是更好吗?
为什么要放在船上?
还有,这艘货轮也是多事,那么多的港口,你偏偏往我的吴淞口码头里面送!
你送去其他的港口不行吗?
然而,船已经回到吴淞口码头,他不去看看说不过去。
毕竟,吴淞口码头,是他张庸的地盘。
是他的独立王国。
水泼不进。
有利益是他的。
有问题也是他的。
“什么洋人?哪个国家的?”
“不知道。”
“没有身份证件什么的?”
“没有。”
“是吗?”
张庸暗暗皱眉。
牵涉到了洋人。
可能会带来一点点的麻烦。
众所周知,委座最怕的就是洋大人不高兴。
自己作为委座“最忠诚”
的狗腿子,肯定得将事情处理好。
以免洋人去打扰他老人家。
“在哪里?”
“就在货轮的后面。”
“带路。”
“这边。”
张庸跟着袁正往前走。
正好,和那位谭先生面对面。
目光相对。
“谭先生。”
张庸放慢脚步,主动和对方打招呼。
遇到就没办法了。
“张组长。”
谭先生的记忆力也是很好。
“谭先生这是……”
“刚从杭州回来。”
“哦。
请。”
“请。”
两人错身而过。
张庸往前走了一段路,悄悄的往后看了一眼。
在依稀的灯光中,隐约看到了马鸣。
再看。
没错。
的确是马鸣。
他已经和组织联系上了。
他来码头,就是迎接谭先生。
为什么他没有进来码头?显然是知道他张庸在这里。
如果进来码头,就必须和他张庸打招呼。
那一会儿谭先生来了,就不好处理。
毕竟,在红党那边,他张庸还是“反动派”
之一。
搞不好,还是那种有名有姓的反动派。
有备注的。
幸好,他张庸身边还没形成真正的小团体。
否则,在蒋宋孔陈四大家族背后,还得再加一个张……
甚至,是将陈家兄弟挤下去。
变成蒋宋孔张……
哈哈,笑死!
“袁队长。”
“胡大副。”
袁正和人打招呼。
同时给张庸介绍。
报告发现死人的,是货轮的大副。
姓胡。
和袁正已经认识多年。
经常跑杭州到金陵。
就是因为他和袁正熟悉,所以,发现有异常,就来找袁正。
由于涉及到洋人,袁正不知道如何处理。
于是就报告张庸。
“在哪里发现的?”
“我们离开杭州湾不久,刚刚进入公海。”
“发现的时候人已经死了?”
“是的。
都死了。
但是,血迹还没干。
我们检查过死因。
都是中枪而死。
但是船上没有看到枪。”
“是遭遇到海盗了?”
“我们不清楚。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