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1 / 3)

    孟有志听说三个人都有答案,稍微放了一点点心。

    这是批量作弊啊,那珠珠这文章公开发表,那...怪不道德嘞。

    他就说,珠珠咋可能有这个水平。

    “那你现在有工作没?”

    “市委宣传部和军区宣传部的都来邀请我工作,还有镇上妇联的,但我没敢去,毕竟我什么水平,舅舅你也知道,我咋敢去啊。

    所以我最后去了这边的街道妇联,就管着一个棉纺厂一个钢厂,活少,能混日子。”

    孟有志听见她说没去市里宣传部,遗憾的直拍大腿。

    不过想想外甥女的那点儿墨水。

    不去也好,省的过去丢人现眼。

    姜大福听见小妹说有了工作。

    面上都是惊喜。

    安顿好爷爷也走了出来,坐在堂屋的门槛上。

    “有工作就在这边好好做。咱们公社今年来的知青是去年的两倍还多,有些家里条件还不错,我听好几个刚来的说,都是知青办上门劝他们下来的,现在工作金贵的很。”

    他娘前阵子还说老二,去年工作卖便宜了,当时三百就转给别人了。

    放到今年少说能卖五百。

    “舅舅我记得三表哥现在还没工作吧,你可要赶紧上上心,说不定再过个两三年,会强制让没有工作的城里青年都下乡。我听我们妇联的说,现在上面已经在计划这个了,待业青年,一家只能留一个。”

    姜喜珠提醒舅舅。

    原书里关于姜家没什么描写,只有刘文瀚中年发达后回去迁他爷爷的坟的时候,描写过几句姜家。

    破败的房子,空无一人,其他的没什么描写。

    她现在还没办法判断空无一人,是都搬到别的地方去了,还是出了什么事。

    孟有志不以为意。

    “怎么可能?上山下乡建设农村是好事儿不错,但都讲究自愿,要是搞强制还不乱起来。”

    等分配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去了。

    他倒是碰见个转让工作的,在毛巾厂上班。

    也不是多好的单位,开口就要六百。

    去年珠珠他二哥在机械厂的工作才卖三百,他觉得不划算,没要。

    但要是真以后要强制下乡,这以后恐怕有钱都不一定能买到。

    “工作岗位只有这么多,但城里每年都有新毕业的学生,又没有这么多到年龄的往下退,待业青年要么在城里闲散游荡,要么去乡下种地,舅舅你说大方向上,上面怎么选?”

    农村兜底,是必然的。

    让闲散人员有事情做,才能降低犯罪率。

    姜喜珠说着起身进厨房,想拿几个瓷碗,给家里人沏点儿大白兔奶茶喝。

    孟有志明白外甥女说的意思。

    他不是没想过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