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最庆幸的决定(二合一章节)(3 / 6)

*

    还是在当天,天色彻底黑下来了之后。

    不过地点,要换成了平定县南部的宁艾村。

    话说!只要是平定县的男人,甚至是隔壁的阳泉等地说起了宁艾村,稍微见过一些世面的男人,就不会没有听说过地方。

    因为在到处都是山嘎达,缺水严重的晋西北地区,这里可是有着少见的一块平地。

    一条阳胜河沿着村子流过,带来了其他地方根本不敢想的良好灌溉条件;因此这里的土地更肥沃,物产也更为丰富。

    宁艾村,更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村中有着好些气派的大院和建筑;其中最古老的一些,都是几百年前的大明朝留下来的。

    可惜的是,以上的种种美好的条件。

    都不代表着魏勇,这一个今年21岁的光棍青年,就能过上比起平定县其他百姓,稍微富饶一点的生活。

    甚至认真对比来的话,甚至还要更艰难一些。

    为什么?因为宁艾村周边几乎一切田地,都是李明举、李老爷家里的,魏勇家除了两间快倒的土房子,简直是一无所有。

    所以从魏勇爷爷那一辈子开始,就从开始给李老爷当佃户和长工。

    若是年景好一些的话,交掉七成的地租后,又缴纳一番各种税收,一家人倒也是勉强能够吃饱肚子。

    若是年景不好,甚至是遭遇了天灾,那就相当要命了。

    哪怕是挖光了村子四周的野菜,也要靠着在李老爷家里借钱和借粮,才可能活得下去。

    说是可能活下去,那是民国九年那一场大旱,他们一家就算从李老爷家借了一个半大洋,但当时连杂粮都贵得吓人,才买回了半袋杂粮。

    为了让当时只有两岁多的他,还有当家的他爹活下去,家里其他人都饿死了。

    而他爹两年前连四十岁都没有,冬天因为犯病没有熬过去死了,让他们家只剩下了魏勇一根独苗。

    魏勇还是又借了李老爷一块晋元,才是把爹的后事给办了。

    反正这些年借的钱,不断利滚利积累到当前,他们家欠李老爷家的债,已经是一笔能吓死人的大钱。

    不要说魏勇这一辈子能够还上,怕是他的儿子、孙子那一辈,都别想能够彻底还上。

    而且这几年平定县的年景不好,不是天旱得厉害,就是阎老西和鬼子又加税了。

    对于能不能娶上一个媳妇,然后可以有个儿子,儿子未来又能有个孙子这样一点,他也没有任何的信心。

    就这样,带着老魏家要在自己这一辈子,怕是要绝后的苦恼,魏勇拖着疲倦的身体,向着李老爷的大宅子走了过去。

    虽然给李老爷家干长工,连他这样一个大小伙子也有点扛不住。

    毕竟天才蒙蒙亮,就被管家带着打手上门赶去地里干活了,不到天色彻底黑下来,绝对不准他们收工。

    可最少一天到晚,还是管他们三顿吃食。

    这代表着他现在去了李家大院里,还有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