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网络(2 / 3)

。”

    网友继续道出鼓舞人心的消息。

    “当地网项目第一阶段完成的时候,几个相邻地下城市将以杭城地下生存城市为中心,作为分配伴侣的试点。”

    “如果分配伴侣的反响不错,再全面推广。”

    “注意咯。”

    “分配伴侣的首批人员,暂定为地下城市D区住所,大家应该知道D区住所的幸存者长啥样吧?”

    “......”

    粮仓,稳住幸存者的情绪。

    而分配伴侣的消息,便是调动他们干活的积极性。

    何为D区住所幸存者?

    全是灾难初期被士兵接来回的俊男靓女,个顶个的貌美。

    即便不少人遭受暴风雪跟低温的摧残,其样貌跟身材也是十分出众,再加上D区幸存者一直被优待,干些相对轻松,又能混个温饱的活,皮肤保养得挺不错的。

    “别瞎扯。”

    有幸存者提出质疑。

    这种事不亚于天上掉馅饼,砸也砸不到他们底层人员。

    “那些人员不可能分配给普通幸存者的,轮也轮不到咱们。”

    “对啊。”

    “差点被他画的饼给撑到咯。”

    “大家说有没有一种可能,如今基地的人口数量太少,基地实行分配伴侣的话,能不能实行一妻多夫制啊?我不介意的,为提高基地的人口基数,我愿意出力!”

    “哈哈哈,我也不介意!”

    “......”

    不少网友附和。

    大家希望是分配伴侣的是真的。

    哪怕是假的,也希望对方能骗骗他们,给他们一点活下去的动力。

    这种天天地下搬石头的活,或是到地面随时可能死亡的活,短短几十天就让生活失去奔头,太难坚持了。

    “我骗你们干嘛。”

    不多时,那名爆料的内部网友就留言回复。

    “分配伴侣七成为真。”

    “条件肯定也有,首先,你得有单人的居所,总不能给你分配伴侣后,两个人一起挤六人间,八人间吧?”

    “这样很容易出事。”

    “其次,不能从事高风险的工作......”

    “......”

    分配伴侣是必然的结果。

    可也得考虑D区幸存者的情绪,不能进行随机分配,也不能放任他们的个人意愿。

    如果两情相悦,基地也乐得牵桥搭线。

    可若是有人眼高手低,挑三拣四认不清现实,那就将面临两个选择,一是从事高风险的工作,回报基地先前的投资,二是强制分配给其他幸存者,提高新生儿数量。

    不过,具体的细节仍处于商议阶段,需要进行初步试点,才能完善方案。

    最重要的是,分配伴侣的对象不一定是实验室人才。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