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四十六节 一网打尽(求追读!)(2 / 3)

沸腾时代 瑞根 2474 字 16天前

:“莫要一会儿都到鹤山了,才发现自己包包不在了,……”

    朱炳松终于带着李钢、田贵龙、唐德兵、谢小虎他们几个气喘吁吁地撵了过来。

    长途客车被带到了派出所,很快就是下车检查,两个扒手身份确定,虽然他们坚决否认,但不影响什么。

    旅客们都开始抱怨,就连两个丢东西的失主再拿回了自己损失的钱财之后,也开始迫不及待地想要离开,对配合派出所取证有些不耐烦了。

    对于派出所来说,这当然不行。

    没有足够的证据,你最后只有放人,连劳教可能都批不了。

    不过大家也都理解旅客的心情,都抓紧时间,争分夺秒地询问旅客证人以及司乘人员。

    好在运气不错,有两个旅客看到了包包从靠在售票员旁边的扒手身上丢出来,基本上可以确定出手作案的扒手身份。

    另外一个打掩护的却不好确认,旁证印证也指向不明确。

    虽然明知道就是他,但是如果被指认了的扒手不肯指认这个同伙的话,还真有点儿麻烦。

    不过有的是时间,派出所对这种事情也见惯不惊了。

    两个人就好说,可以好好做一做攻心工作。

    没道理你都要去坐牢了,而一起的兄弟却能轻松走出派出所大门,优哉游哉享受生活。

    不是说好同甘共苦,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么?

    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儿,对不对?

    你愿意么?

    你在坐牢受苦,兄弟喜提路虎,这能忍么?

    张建川觉得自己脑子里时不时冒出这样一些莫名其妙的语言来。

    整个派出所就像是被捅了的马蜂窝一样喧嚣热闹起来了。

    很难得一下子如此忙碌。

    五个案犯,还有那么多证人都要一一做讯问笔录和询问笔录以及辨认笔录,派出所所有人都得上。

    连几乎不问笔录的马连贵和胡春梅,也都一样参与进来。

    好在证人材料相对简单,主要还是那两个看见扒手丢弃赃物的旅客,需要问得仔细一些。

    其他证人就选了司乘人员,简单询问了一个笔录就可以了。

    当把一车旅客送走之后,整个派出所才算是稍微清静了一些。

    虽然忙碌,但是所里人心情都很好。

    虽然每年县公安局没有给派出所下达破案和抓人指标,但是衡量一个派出所战斗力的重要指数就是破案率和起诉、劳教人数。

    如果一个派出所一年抓不了几个人,破不了几个案,尤其是关系到老百姓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案子老是破不了,那么这个地方的社会治安状况肯定不会让人满意,你这个派出所也肯定无法赢得当地人民群众和党委政府的认可,威信也就无从谈起。

    这一点是铁律。

    马连贵深知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