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都还是能看懂,有一些不懂不清楚的,我都标注了出来,写在了本子上。”
庄红杏老老实实坐在了张建川对面的小板凳上,像个面对老师的小学生,但脸上的喜悦却是压抑不住。
“那觉得如何呢?”张建川知道庄红杏是读过高中的。
一个女孩子,这在八十年代的农村里很罕见了,也说明对方具备一定的阅读和学习能力。
这也是他希望庄红杏能在这上边能给他几分惊喜的底气。
“还行吧。”庄红杏迟疑了一下。
“广东那边和我们这边情况还是有些不一样,包括选种育苗,鸡舍搭建,然后究竟多大规模才是最经济划算的,也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另外就是市场销售这一点,这些资料上就没有介绍了,一旦上了规模,不管是鸡蛋还是肉鸡,销售是个大问题,单靠散卖是根本支撑不起的,……”
庄红杏的回答让张建川很高兴,这说明这丫头是认认真真阅读和学习了的,看样子那笔记本也应该是她的自学笔记。
张建川知道单靠学习一下这些资料,就想要搞鸡场,哪怕庄红杏有一些养鸡经验,但养几十只和养几千上万只鸡,那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庄红杏肯定是做不了的。
张建川的想法是先让庄红杏学习一下这些资料,让庄红杏心中先大概有这样一个概念印象,明白如果要搞规模化的养鸡场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
这样下一步才谈得上让庄红杏去外地的那些专业化养鸡场去正经八百地学习一段时间。
只有这两步都走完了,才可能让庄红杏来做规模化养鸡这件事情。
庄红杏最初并不清楚张建川给自己这些资料的意图,但后来越看越入迷,但也越看越心惊。
这样随随便便一个中型养鸡场其投资规模都不是她能承受起的,而且要经营这样一个养鸡场同样风险很大。
稍不注意出现鸡瘟这类的疫病,那带来的损失就不是自己养这几十只鸡损失几百块钱那么简单了,动辄可能就是上万元甚至几万元的损失。
让自己学习这些资料,难道是要让自己去见这样一个养鸡场?这个念头一直盘绕在庄红杏心中,让她既想要问,又有些胆怯。
就这种纠结的心态让她都有些食不甘味睡不安枕了。
再要不讨到一个准确的答案,庄红杏觉得自己都快要疯魔了。
“三妹儿,看样子你是花了心思学习啊,很好。”张建川笑眯眯地道:“可能你也猜到了我的意图,没错,去广东这一趟,我看到了簕桥养鸡合作社代表着的规模化养鸡新趋势,觉得我们这边其实条件不比他们那边差多少,缺的就是理念和技术,只要打破了观念,技术可以学,种苗可以引入,是完全可以搞起来,……”
“国内鸡蛋和鸡肉需求的市场很大,尤其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未来市场需求会更大,前景可期,我看三妹你对养鸡养鸭养兔这些也很在行,所以也就存了这个心思,想让三妹儿你也来试试,……”
“我?”庄红杏又惊喜又紧张,下意识地摇头:“我怕是不得行啊,养二三十只鸡也许没问题,但是再多……,我也没试过,心里没底,万一搞砸了,岂不是辜负了张公安你的一番心意,而且这种养殖投入也不小,我也承受不起,……”
“钱的问题你不用操心,三妹儿,你先把这里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