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你们不是能谈么继续谈啊(1 / 2)

一谈就投降,不但陆端不敢相信,就连孙执中也大为震惊,竟然如此容易么?

他开始怀疑,顾道征伐箕子国有猫腻了。

“骆定远,你怎么如此轻易投降?”

孙执中很疑惑,紧接着逼问道,“你跟顾道之间的战斗,是不是有什么猫腻?”

呵呵……

骆定远出轻蔑的嘲笑,鄙视地看了眼孙执中。

“我真奇怪了,朝廷有你这样的蠢货,是怎么做到国力蒸蒸日上的?”

对于骆定远的嘲笑,孙执中老脸一红。

“按照顾道给朝廷的情报,这夫与城是箕子国仅次于都城的坚城,你手下的兵,也是天下强兵。”

“既然如此你怎会如此轻易投降?除非顾道虚报了你的实力,养寇自重。”

孙执中不肯放弃的说道。

骆定远看着孙执中,眉宇间闪过一丝怒气。

“你可以猜忌顾道,但不要侮辱老夫战死的袍泽,去大松江边看看那些尸骨,再回来放屁。”

紧接着他一拳砸在桌子上。

“老夫投降,是因为知道再打下去必败,不想让手下的兄弟再枉送性命。”

“也是因为,顾道那个小子的绝户计,他允许辽东籍的士兵回家。”

“夫与城是坚城,现在老夫手下还有两万人,说的是现在,不出三天能剩下一万就不错了。”

听着骆定远的话,孙执中面色讪讪。

骆定远投降,使团开始控制夫与城,并且轻点所有东西,重点是骆定远作战的文书。

很快就核对清楚。

骆定远带领军队三十五万来到夫与城,其中二十万是他从辽东带来的。

也是他的绝对主力。

这二十万人,大松江一战,死伤过五万,逃亡数目比这个远死伤。

剩下七八万人来到夫与城,结果转时间,跑的只剩下两万了。

终于十五万箕子国的兵,骆定远根本没把他们当人,大部分都去送死了。

骆定远交出兵权投降,当即就准备取道辽东,前往京城养老了。

因为他儿媳是公主李纤云,待遇还不错。

没有给他上枷锁和脚镣,只是派人看押他而已,只要不跑,一切不会为难。

“骆定远,既已投降,那就交出箕子国控制权,箕子国是时候并入大乾了。”

孙执中强忍得意的说道。

通过口舌之利,让一国投降,这是何等大功劳,丹青史书,必然有浓重的一笔。

没想到这次箕子国来对了,没有你顾道,老夫一样把箕子国并入大乾。

阻止你入箕子国,防止你的野心膨胀,利国利民,这也是老夫的功劳。

“你有病吧!”

骆定远跟看傻子一样,无情地骂道。

“以前我兵强马壮还能控制箕子国,现在我怎么控制?想要箕子国并入大乾,你去问李清源。”

骆定远的话,如同一道晴天霹雳,砸得孙执中差点当场口吐白沫。

错了,一切都错了。

一切都是想当然,以为只要骆定远投降,箕子国并入大乾就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毕竟骆定远控制着箕子国。

朝廷和他,都忽略了一点,李清源才是箕子国之主。

纵然是个摆设,他也是箕子国之主。

想要合法合理的,让箕子国并入大乾,除了骆定远投降之外,李清源也要投降。

如果李清源,一直在骆定远手里控制,事情也不难办,无非逼着他心甘情愿地投降而已。

但问题是。

骆定远跟顾道大战,损失惨重,已经无力控制,此时的箕子国恐怕重新回到李清源手中。

要想把事情办好,还需要去一趟箕子国的都城。

但是,到了那里,凭借自己的三寸之舌,能说服李清源举国来降么?

“事情简单得很。”

骆定远随口说道。

“顾道有一支偏师,已经从海上绕过去,进攻箕子国的都城去了。”

“现在只要急行军进攻,趁着李清源收拢残兵,形成防务之前,直捣京城。”

“轻松就可以拿下箕子国。”

真是个好建议。

可惜,无法使用了,朝廷让顾道停止进攻,进攻箕子国都城那支偏师恐怕已经撤回来了。

而且此时让顾道急行军进攻?

别扯了。

“你为什么不早说!”

孙执中对着骆定远咆哮,“这么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