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沉的说道:
“此子看似胡闹,却擅用危局,知大义,通权变,若是用到正地方就好了。”
皇帝赞同的点了点头。
事后琢磨顾道的表现,他自己都觉得精彩。
这个诗会,本是给顾道准备的绝杀局。
谁想到,他不但自证清白,还彻底变成了他扬名的机会。
解决了魏青梅给他带来的困境。
提出‘棋无国界,棋手却各有国家’。
可谓是振聋聩,点醒了很多人。
京城文人从钦慕梅子苏,变成了警惕。
于国有利。
也正是这句话,把一直跟他夺位的顾凌定成伪君子。
声名狼藉,没几年缓不过来。
最关键的是,他写下那么多绝妙诗词,却故意留一句。
这就让人不断地去猜测,去试图补全,甚至去找他求教。
这名气持久而有力。
紧接着,华阳居士笑了。
“恩师笑什么?”
皇帝凑趣的问道。
“我在笑,棋圣现在该头疼了。”
华阳居士说道。
皇帝一想也笑了,的确是挺尴尬的。
梅子苏作为棋圣入室弟子,被顾道打的毫无还手之力,指着鼻子宣战棋圣。
棋圣不派人来肯定不行,可是派人来,无论输赢都太兴师动众,落了下成。
皇帝突然来了精神,突然问道:
“恩师,你说他是一时兴起,还是在布局?”
华阳居士捏着胡子沉默不语,如果换做是别人,他一定一笑置之。
年轻人,有这种魄力布局天下么?可是顾道的表现,让他真的拿不准。
国子监。
国子监从未这么热闹过,没有参加当日诗会的学子,后悔得捶胸顿足。
这样的盛会都错过了,简直后悔终生。
只能来国子监遥想当时的盛景。
而且这事的后续还在不断酵。
《爱莲说》自然惊艳绝伦。
可是真正让这些学子津津乐道的,还是残诗。
国子监的学子成群的扎堆。
讨论顾道的三诗一词,试图将其补全。
奈何拽光了头也难以企及。
偏偏又欲罢不能,乐此不疲。
无数人把自己补全的诗词,四处那给人看,跟别人比的一较高低。
终于有一个书生疯了,啪的一声摔碎了砚台,怒吼;
“顾修之,你这诗词绝对是抄的。”
其他人一愣,紧接着怒了,怎么又一个来污蔑顾道的?
什么叫抄的,我大乾就不能出天才了?
可是那书生紧接着悲愤怒吼出来:
“一定是从天上抄来的。
你简直不给我们活路啊。
你连女人的词都不放过,是人么?”
有人感叹着总结了一句,广在京城流传:
“三诗一词皆残句,疯煞天下读书人。”
也有人去烟翠居拜访,希望顾道把这诗词残句都给补全了。
可是顾道给了直接的回应:
“这诗词都是我抄的,你们去找那举报的人补全。”
大家都当这是赌气的话,都期望楚王赶紧把冤案澄清,顾道好把那些诗词补全。
污蔑顾道抄袭的人已经被楚王给抓了。
这种事情轮不到楚王出手,直接转交到官府去处理。
平安县令亲自审问。
结果查到一个顾家小宗那里,那户人家的老婆子,曾经是顾凌的奶娘。
她承担了所有的罪责,承认就是看不惯顾道,想要毁了他才弄出这些事情。
这婆子招供之后,就服毒自尽了。
到了这个时候,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一个婆子有这么大的胆子?幕后主使肯定就是顾凌了。
大家自由心证即可。
顾道闭门不出,任凭拜帖堆了好几车他看都不看。
梅子苏被五仙楼的掌柜的撵出来了。
原本从三楼垂下的,两条写着狂妄字迹的白绢也烧了,彻底偃旗息鼓。
在一个不太起眼的宅子里,梅子苏把自己锁在屋子里,不见任何人。
他在国子监丢了大脸,开始被大乾的人讨厌。
这都不是他所担心的,他真正担心的,是被曾经的属下轻视。
梅子苏是个敏感的人,他享受别人的谦卑,无法忍受任何轻视。
轻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