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鞋放回原位,动作慌乱却又尽量保持安静。
他猫着腰,躲在柜子的阴影里,大气都不敢出一口,眼睛紧紧盯着更衣室的门。
脚步声越来越近,门被缓缓推开。
一个身材魁梧的工人走了进来,嘴里还嘟囔着:“累死了,先歇会儿。”
郑建国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生怕自己的行迹被现。
好在,那工人并没有注意到角落里的他,径直走向自己的柜子,开始翻找东西。
仓库里弥漫着一股陈旧而沉闷的气息,那台排气扇不知疲倦地飞转动着,叶片转出一道道残影,出持续不断的嗡嗡声,仿佛在诉说着这空间的单调与枯燥。
郑建国像一只警觉的野兽,小心翼翼地蜷在废纸箱堆里。
那些废纸箱层层叠叠,表面沾满了灰尘和污渍,散出一股淡淡的霉味。
他的手机被仔细地调成飞行模式,静静地躺在他的手边。
这是为了确保不会有任何来电或消息打扰,更重要的是防止被他人追踪到他的位置。
而那至关重要的相机sd卡,被他用创可贴仔细包裹好,然后藏在了袜筒里。
这张sd卡上,存储着他之前在工地冒险收集到的珍贵证据,每一张照片、每一段视频,都可能是揭开工地违规行为真相的关键。
从通风管漏下的阳光,如同金色的丝线,穿透了仓库里厚重的空气。
阳光里,无数细小的粉尘在欢快地舞蹈,它们在光束中上下翻飞,形成了一道道朦胧的光影。
郑建国就置身于这光影之中,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手中的笔记本摊开着,一支铅笔在纸上不停地游走。
他正在笔记本上认真地画出地下管线的走向。
这几天,他冒着极大的风险,在工地的各个角落仔细观察、悄悄测量。
每一处管道的转弯、每一个接口的位置,都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
他知道,这些地下管线可能与工地的非法排污、偷工减料等违规行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些管线的布局太奇怪了,按照正常规划不应该是这样。”
郑建国一边画,一边小声嘀咕着,眉头紧锁,脸上满是疑惑和思索。
他在笔记本上标记出那些不合理的地方,心中盘算着如何将这些线索与之前收集到的证据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链。
夜市里人声鼎沸。
大排档一家挨着一家,摊位上的炉火熊熊燃烧,油烟味混杂着各种食物的香气,弥漫在空气里。
郑建国穿梭在熙攘的人群中,神色匆匆,他的目光在寻找着那个能让他与外界取得联系的公共电话亭。
终于,他在街角处看到了那座绿色的公共电话亭。
他快步走进去,关上门,隔绝了外面嘈杂的喧嚣。
电话亭里弥漫着一股陈旧的塑料味,他拿起听筒,手指熟练地拨出那串熟悉的号码。
听筒里很快传来了忙音,一声,两声……每一声忙音都像是敲在他心上的鼓点,让他的心情愈焦急。
当忙音响到第七声时,手机屏幕突然亮起,是霍鑫来的定位共享。
他低头一看,那个红点正在跨江移动,像是一颗跳动的信号,预示着事情有了新的进展。
郑建国的眉头微微一皱,脑海中迅思索着各种可能性。
他知道霍鑫向来做事稳重,此时来定位共享,必然是掌握了重要线索。
他紧紧握着听筒,咬了咬牙,心中暗自打定主意,必须立刻前往红点所在之处。
他放下听筒,匆匆走出电话亭,朝着跨海大桥的方向赶去。
一路上,他的脚步急切而坚定,周围的夜市繁华仿佛与他无关。
当他赶到跨海大桥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大桥上灯火通明,车辆川流不息。
他轻车熟路地找到了检修通道,通道里光线昏暗,弥漫着一股潮湿的味道。
应急灯出微弱的光,其中一盏应急灯罩裂了条缝,光线从缝隙中透出,洒在地面上,形成一道不规则的光影。
郑建国小心翼翼地趴在地上,手中的相机镜头对准了那些他关注已久的关键部位。
之前他就怀疑这座跨海大桥在修建过程中存在偷工减料的问题,这段时间一直在暗中收集证据。
此刻,他要拍完最后一组照片,让证据链更加完整。
他调整着相机的角度,按下快门,“咔嚓”
声在寂静的通道里格外清晰。
每按一次快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