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却成了犯罪集团利用的棋子(1 / 4)

那几个工人,脸上带着疲惫和对未来的迷茫。

他们的头凌乱,脸上满是灰尘和污垢,身上的衣服破旧不堪,打着大大小小的补丁。

他们为了生计,背井离乡来到这里,离开年迈的父母,抛下年幼的孩子,本以为能通过努力改变生活,却不知不觉被卷入了这场罪恶的旋涡。

郑建国记得,当时他走进房间,那几个工人的眼神中充满了戒备和疑惑。

他们警惕地看着郑建国,身体微微向后缩,双手不自觉地握紧。

郑建国耐心地向他们解释调查的原因,他的声音温和而坚定。

他看到他们的眼神逐渐从紧张变得不知所措。

一个年轻的工人,嘴唇微微颤抖,小声地问道:“我们真的不知道公司在做坏事,我们会不会有事啊?”

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所在的公司,以及参与的所谓“工作”

,背后隐藏着如此巨大的阴谋。

他们只是普通的劳动者,渴望着一份安稳的收入,却成了犯罪集团利用的棋子。

如今,这些人也全部都被调查。

在法律面前,他们或许是无辜的受害者,但在调查的程序里,他们又不得不被卷入其中。

郑建国心中一阵刺痛,他的拳头不自觉地握紧,指甲深深地嵌入掌心。

他痛恨那些犯罪集团的头目,为了一己私利,将这些无辜的人拖入深渊。

他仿佛看到了那些工人家中老人期盼的眼神,孩子渴望父爱的目光,而这一切都因为犯罪集团的贪婪而被打破。

他知道,自己的职责不仅是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还要尽可能地保护这些无辜者的权益,让他们能够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

随着收网行动的推进,各个抓捕小组不断传来消息。

对讲机里,不断响起警员们简洁有力的汇报声:“目标已控制!”

“嫌疑人已抓捕!”

每一声汇报,都像是胜利的号角,宣告着这场战斗的阶段性胜利。

案件收网后的第七天,临江市的天空像是被一块巨大的铅板陡然盖住。

原本还在街道上慢悠悠行驶的车辆,好似察觉到了这压抑的氛围,纷纷加快了度。

行人们也神色匆匆,脚步慌乱,仿佛在躲避即将降临的灾难。

片刻间,乌云如汹涌的潮水般迅聚集,越积越厚,将整个城市严严实实地笼罩在阴影之下。

紧接着,一场瓢泼大雨倾盆而下。

豆大的雨点以排山倒海之势狠狠地砸在街道上,溅起高高的水花,那水花像是被激怒的精灵,四处飞溅。

雨滴打在地面的声音震耳欲聋,仿佛是上天在愤怒地咆哮,要冲刷掉这座城市所有的泥泞与罪恶。

雨水顺着屋檐潺潺流下,形成一道道晶莹的水帘,模糊了窗外的景色,原本清晰的建筑轮廓在雨幕中渐渐变得影影绰绰,如同海市蜃楼一般虚幻。

然而,专案组的办公室里却是另一番景象。

明亮的灯光将每一个角落都照得如同白昼,丝毫不受窗外恶劣天气的影响。

熬夜通宵的郑建国双眼布满血丝,那些纵横交错的红丝,就像一张密密麻麻的网,爬满了他的眼球,透着无尽的疲惫。

他的眼窝深陷下去,仿佛被岁月狠狠地凿去了一块,脸色憔悴得如同一张白纸,没有一丝血色。

他死死地盯着墙上那张越铺越大的关系网图,图上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各种线索、人物和地点。

彩色的线条将它们彼此相连,红的代表资金流向,蓝的代表人员关联,绿的代表信息传递……宛如一张错综复杂的迷宫地图。

每一条线条都像是一条神秘的脉络,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他的手指不自觉地轻轻摩挲着下巴,胡茬在指尖划过,出沙沙的声响。

他陷入了沉思,脑海中不断回放着收网行动的每一个细节。

之前的收网行动虽然抓了不少人,审讯室里,被抓人员们低垂着头,脊背如同被压上了千斤重担般弯曲着,脸上写满了疲惫与恐惧。

在强光的直射下,他们的影子在墙上映出扭曲的轮廓,仿佛他们的灵魂也在这恐惧中变得扭曲。

对这些被抓人员的审讯已经持续了好几天,得到的信息如同从乱麻中抽出的丝线,纷繁复杂又零碎不堪,恰似一堆毫无头绪的拼图碎片。

郑建国揉了揉布满血丝的双眼,干涩的眼睛传来一阵刺痛。

他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个不眠之夜了,浓重的黑眼圈如同墨渍般在他眼下蔓延,胡茬也在不知不觉间疯长,让他看起来憔悴又沧桑。

他身旁的王天,同样面色凝重,紧抿着嘴唇,那嘴唇都有些干裂起皮,额头上的皱纹因为长时间的皱眉思索而愈深刻,仿佛刻下了岁月和忧虑的痕迹。

两人带着专案组成员,没日没夜地投身于对这些零碎信息的整理归类工作中。

办公室里,纸张堆积如山,每一张纸上都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从审讯中获取的只言片语。

专案组成员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