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终于在这一刻画上了一个句号(2 / 5)

掌声和叫好声,大家热热闹闹地开吃了。

郑建国所在的这一桌,都是和他朝夕相处的刑侦支队的同事。

大家深知他常年胃不好,加上作为主心骨,越是放松的场合越要保持清醒,所以没人再来强行劝酒。

大家纷纷效仿,或端起茶杯,或举起饮料,以各自的方式,延续着这场难得的欢聚。

“老郑,今年可算能过个安稳年了,”

坐在他身边的老刘感慨道。

老刘是队里的法医,头已经花白,戴着一副老花镜,镜片后面那双看透了太多生死无常的眼睛,此刻却盛满了笑意。

“去年大年三十,咱俩还在解剖室里研究那具无名尸呢,想起来就一身寒气。”

郑建国用茶杯轻轻碰了碰他的杯子,温润的触感从指尖传来。

“可不是嘛,那晚上的饺子都冻成冰坨了。

今年好了,大家都能安安心心陪陪家人。”

他说着,目光扫过桌上的每一个人,心里流淌过一阵暖意。

这里没有上下级的拘谨,只有并肩作战后卸下盔甲的兄弟。

他的视线,最终落在了桌子另一侧的几个年轻小伙子身上。

那几个半大小子,正是精力最旺盛、胃口最好的年纪。

小李、小王他们,几乎是风卷残云般地扫荡着桌上的菜肴。

那盘刚上来的、烧得油光锃亮、色泽红润的东坡肉,转眼间就少了一半。

小王夹起一块最大的,肥瘦相间,颤颤巍巍,一口塞进嘴里,烫得直哈哈气,腮帮子却鼓得像只仓鼠,一边嚼着,一边含糊不清地对小李说:“李哥,还是食堂师傅手艺地道!

比我妈做的还香!”

小李则正专注地对付着一只大虾,他满手是油,额头上已经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被食堂温暖的灯光一照,亮晶晶的。

他头也不抬地回敬:“那是,你小子也就这点出息了。

赶紧多吃点,过了年,指不定又得连着啃多少天面包呢。”

他们的对话引来周围一阵善意的哄笑。

郑建国看着他们狼吞虎咽、酣畅淋漓的样子,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

这股鲜活的、不知疲倦的生命力,让他恍惚间,想起了二十多年前的自己。

那时候,他也是这样。

刚从警校毕业,分到局里,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心里揣着一团火,看什么都新鲜,干什么都想冲在第一个。

年终聚餐时,他和几个新来的同事也是坐在桌角,觉得桌上所有的菜都是人间美味,老前辈敬的每一杯酒都带着豪气干云的味道。

那时候的他,相信自己一个猛子扎下去,就能把所有的罪恶都捞个底朝天。

年轻的肩膀,以为能扛起整个世界的公正。

思绪飘远了,仿佛又看到了自己当年那张晒得黝黑、却因兴奋而涨红的脸。

“队长,您想什么呢?”

小李不知何时凑了过来,嘴里还嚼着东西,手里却端着一碗刚盛好的菌菇汤,小心翼翼地放在郑建国面前,“您一晚上没合眼,喝点热汤暖暖胃。”

这声“队长”

将郑建国的思绪拉了回来。

他看着眼前这张青春洋溢的脸,眼中的光芒,像极了当年的自己,甚至比当年的自己更加明亮、更加自信。

他收回了那些飘散的怀旧情绪,心中涌起的是一种更为深沉的欣慰。

是啊,自己现在虽然不再那么年轻气盛,曾经棱角分明的性格,早已被岁月和责任打磨得沉稳内敛。

那份横冲直撞的热血,也已沉淀为深藏于心的信念与担当。

但他看着队伍里这些生龙活虎的“新鲜血液”

,就像看着一片茁壮成长的树林,心中踏实无比。

他们就是这支队伍的未来和希望。

“没什么,就是看着你们,觉得挺好。”

郑建国温和地笑了笑,拍了拍小李的肩膀,那结实的肌肉透过薄薄的毛衣传递过来,充满了力量。

“多吃点,你们正是长身体、长本事的时候。”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这场热闹的年终聚餐也渐渐接近了尾声。

食堂里的喧嚣慢慢平息,取而代之的是酒足饭饱后的满足与惬意。

桌上的盘盏大多见了底,只剩下一些残羹冷炙,空气中依然浮动着饭菜和酒水混合的温暖气息。

聚餐结束后,大家三三两两地结伴走出食堂。

夜色已深,一轮清冷的月亮挂在深蓝色的天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