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么就没想到使用复合板呢!
很多事情是一点就通,杜预似乎也明白了为什么诸葛亮造这段栈道的时候,选择用方梁了。
“真就这么简单”
胡烈拿着一根木料在手里把玩,脸上的表情是又想哭又想笑。
这办法点透了一钱不值,至于连接木料的方法有的是,涂抹鱼胶,内嵌小五金,以及最常见的榫卯结构,这些都不是问题。
“对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这种小树漫山遍野都是啊!”
胡烈兴奋得哈哈大笑,军帐内众将也跟着大笑起来。
石守信对杜预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不要把那天自己告诉他的事情说出来。杜预心领神会的点点头,没有继续开口。
事实上,整个工程还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小问题没有解决,只有到施工开始的时候,大家才会察觉到。
石守信并不想这么快就把杀手锏使出来。因为只有当别人着急上火的时候雪中送炭,才能显示出过人的本领来。
贵人如果贱用,那就不再是贵人了,而是牛马。
石守信始终都没忘记,他的本职可是监军呀!
……
三交城营地内,随军的工匠正在制作“吊机”,顺便用砍伐的小树削皮制作“小横梁”。
杜预盯着工匠们忙进忙出,眉头皱成了“川”字。
他看了看石守信,只见这位正在营地内四处观摩施工,一副四平八稳的样子。杜预终于有些看不下去了。
他连忙将石守信拉到一个没人的角落里。
“敢当,这是不是还有个问题没处理呢”
杜预沉声问道。
石守信故作惊讶反问道:“还有什么呢”
杜预拿出一块木材边角料说道:“褒斜道这里上有山下有水,日照之下水汽蒸腾,雨水颇丰。栈道修好没问题,但在山间摆上一个月,估计这横梁就会烂得不成样子了。此战少说也要打半年,粮道不能断。若是我们前往汉中以后,这里的横梁断了可该如何是好”
杜预问了一个“不起眼”的小问题,即木料如何防潮防腐。这种受力件若是受潮了,后果不堪设想。
通常,做支撑横梁的木料并不能随意选择,而是必须要选择红木、红雪松、橡木楠木等等木质紧实的木材。
但仓促之间,这些“高级货”显然不那么好弄。
别的不说,光一个白蚁就够令人头疼了。实际上褒斜道的栈道非常容易损坏,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保养修复,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不着急,我自有应对。”
石守信哈哈大笑,显然是心情很好。他的设想,在杜预的帮助下,目前推进得很顺利。
“你还真有办法”
杜预大吃一惊,他也明白,石守信在少府当过两年在底下办实事的官员,手里肯定是有活的。
毕竟,少府是专门为军队和官府提供新器械和新工具的衙门,在里面当官,还能不断升迁的人,怎么可能没两把刷子
“石某家有贤妻照顾日常起居,让我这些年能集中精力在少府办差,此番不过小试牛刀罢了。
元凯你就看着吧,都是小问题。”
石守信还是没有说要如何,但显然是信心满满。
几天后,横梁所需木料都已齐备,“架桥机”也在继续建造之中,边造边调试,各种锻打出来的五金件,也从郿县那边源源不断的送来。
除了杜预,所有人都是喜笑颜开的,根本不觉得那几个山壁上的方孔能把他们难住。
当然了,那些人纯粹是不太懂,无知者无忧而已。石守信则是胸有成竹一点也不担心。
终于,在一个春天的午后,司马昭的弟弟,定居关中的祈阳伯司马亮,带着数百人,带着很多粮食前来褒斜道“劳军”。除了一些美食和酒水外,还带来了很多用木桶封装好,密封得十分严密的神秘物品。
“胡将军,你们需要的东西,我送来了。到时候立了战功,可别忘了我呀,哈哈哈哈哈哈哈!”
司马亮握着胡烈的手哈哈大笑道。
毫不知情的胡烈一脸懵逼,嘴角挤出一丝笑容,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他压根就没和司马亮说过什么好吧!
“祈阳伯,您这真是雪中送炭呐。放心,石某作为监军,肯定会上报您的功劳的。
这些东西,都会折价上报朝廷,不会白用你的。”
石守信上前解释道,对司马亮眨了眨眼。
“啊,对对对,不碍事不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