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人心如流水(上)(2 / 3)

监军,攻城器械你觉得该怎么准备”

钟会像是忘记之前的许诺一样,语气十分冷淡。

“唯有先堆筑高台,再布置霹雳车,以石弹攻之,先压制蜀军城头弓弩再说。

然后以土堆之法,在小剑门跟前筑起土山,与城楼平齐。

下官驽钝,只能想到这样的笨办法。”

石守信不卑不亢说道,这些时日他也不是吃干饭的,时时刻刻都在想怎么破剑阁。

虽说不可能想出什么惊世骇俗,脱离生产力的办法,但也有些呆板套路的招数可以用。

堆土攻城,他能想到的唯一办法,即便是要堆几年才能堆起来,也不可否认,这也确实是个办法。

“那你与丘建看着办吧,都散了,依计行事!”

钟会吩咐了一句,起身离开。虽说他手下有十三万兵马,可是狭窄的山道,一次最多出动一千人。更多的人压根没法展开,只能在队伍后面看前面人的脑袋。

姜维手里至少有三万兵马,还有地利之便。只要粮草不缺,即便是守一年,也一定能守住。

小剑门,剑阁,大剑门,这三道关卡是一个立体的防御体系,魏军要一层层杀进来,不堆人命是不行的。

随着钟会一声令下,无聊的日子开始了。

羊琇显然是对小剑山那高达数百米的山顶,没有一点办法。当然了,钟会也没法拿羊琇怎么样。这位羊参军在象征性勘察了一番,敷衍了钟会几回之后,就开始彻底摆烂了。

倒是石守信的办法钟会听进去了,还真别说,这个笨办居然起到了一定作用。魏军在小剑门前不计工本的堆土山,用霹雳车压制城头的床弩和弓手,确实给蜀军造成了一点伤亡。

虽然依旧没有攻破小剑门,但也算跟姜维打得“有来有回”。

十多天后,刘钦带着两千兵马前来增援,与之同来的,还有朝廷的信使。这位名叫邵悌的大将军府幕僚,带来了司马昭的亲笔信。

信是写给钟会的,也很短。全文意思就一个:务必拿下蜀国,不惜一切代价!

看到这封信的时候,钟会非常不安。因为按照原先约定,大军现在应该返回长安,邓艾不该偷渡阴平去攻涪城。

司马昭这封信,意味着他已经改变了战略意图,也意味着原先的那些安排,已经全部被推翻。

谁也不知道将来会如何了!

……

“军粮到了!军粮到了!”

魏军大营内,一个传令兵一边高喊,一边朝着帅帐跑去。听到这句话的人,无论将校还是士卒,都松了口气。

十多万大军屯兵汉寿,本地粮秣几乎都被搜刮一空,剩下的全部要从汉中运过来。而汉中的存粮本就不多,还得从关中运粮。

这千里运粮,途遥路远,一路上的消耗就有不少。

因此汉寿前线的神经一直都是紧绷着的,一旦断粮,大军就要打道回府,战役很可能面临反转,这可真不是开玩笑的事情。

此刻石守信正在军帐内绘图。

霹雳车的图纸,早在黄金围的时候就已经绘制完成。

包括射击参数和石弹尺寸都是现成的。

只要重新演算,改良一番就行了,工作量很小。石守信却并未第一时间拿出来,而是在规规矩矩的“磨洋工”。

他现在在琢磨的,是另外一件东西。

石守信画图画得正入迷,已经忽略了周遭的情况。忽然感觉好像有什么人在自己背后看他画图,连忙回头一看。

却是看到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文士,正双手揣进袖口,凝神看着他。

面带微笑,丝毫没有上前打扰的意思。

“您是”

石守信连忙起身行礼,因为孟观站正在那人旁边无奈苦笑。这定然不是什么“闲杂人等”。

“石监军不必紧张,在下邵悌,现任大将军府西曹属,特来拜会您的。

对了,我和您岳父曾经是同僚,两年前,我曾经来参加过您的婚礼。”

邵悌说话很客气,没有一丁点盛气凌人的意思。

石守信连忙邀请对方落座。孟观则是知情识趣的走到军帐外守着,不让任何闲杂人等进来。

“石监军,这是大将军给您的密信。”

邵悌也不废话,直接从袖口里摸出一卷绢帛,递给石守信。

后者接过,默不作声看完,随即放到油灯上点燃,烧成灰烬。石守信这么做这不仅是毁灭物证,更是做给邵悌看的。

果不其然,邵悌满意的点点头赞叹道:“李公何等清高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