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未必生于此,但都长眠于此。
看到这些墓碑,石守信难免生出怀着惆怅的心情,草草经过此地之后,他走进了白水关城楼附近的魏军军营。
此刻正是饭点,军营内士卒正在做饭。临时搭建的灶台上,有大锅正在煮东西。
铁铲在锅里搅动着,非常粗犷,让人瞧一眼就食欲全无。
石守信看到一个没穿军服的杂役,将一块淡黄色的大“圆饼”丢到锅里煮,却没什么香气飘来。他走近细细观摩,这个圆饼似乎是小米加工过的专用军粮,只要丢一大块到锅里,就能煮出十个人吃的“米粥”。
看起来跟小米粥差不多。
当然了,味道绝对不可能好,但便携性极强,似乎在制作时便已经将水分极致压缩。
从节省运力的角度看,这个做法是值得提倡的。只不过比较耗费人工。
“今日就吃这个”
石守信板着脸问道,一旁的孟观面色纠结,似乎是有话不知道该说还是不该说。
“官爷,有这个吃就不错了,总比啃麦饭强啊。这是把粟(小米)蒸熟,晾干,反复数次后煮熟捞起做饼,再风干。
一块饼顶十人一餐。”
那个正在熬粥的杂役小声解释道。
石守信不动声色点点头,洞中窥豹可见一斑,魏军的粮草应该很紧张。在白水关这种地方,又没有接敌,无论多简陋,也应该吃新鲜饭菜才是。
然而正因为粮食缺口大,关中的粮食运到蜀地路途太远,所以导致运力不足。
现在白水关的守军又不打仗,那肯定是能省就省呗。
看来魏军这边的压力也很大啊!长期在汉寿屯兵,粮食消耗是天文数字,就算魏国的国力雄厚,那也是相对于蜀国而言的,粮食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石守信在心中暗叹:蜀国如果能挡住邓艾这一波,说不定真能续命十年,可惜人心已经变了。
他又四处巡视了一番,所见所闻,都让他心沉谷底。
别处不知道,反正白水关这边杜预麾下的部曲,早就军无战心,吃的也不好,压根没有做好打仗的准备。
无论是放哨还是巡逻,都是有气无力的应付差事。至于平日里该怎么操练,石守信今日刚刚抵达也不太清楚。
邓艾偷渡阴平的事情,普通士卒并不知道,军官们也不可能跟他们说。所以,伐蜀之战已经结束,才是基层的共识。
至于剑阁……只要见过的就不会认为钟会能拿得下来!
悄悄来到城楼签押房,石守信屏退了这里的闲杂人等,他看向孟观询问道:“你刚刚有话想说么”
“石监军,卑职所见,白水关内守军实在是军心涣散啊。
若是入蜀,稍有变故,这支军队打得了仗么”
孟观低声问道,一脸忧心忡忡。他不是瞎子,过往亦是在基层里面当亲兵。
一支军队什么状态,看一眼就知道了。
杜预一走,主将不在,部曲无人约束,私底下放纵也是必然现象。杜预是司马昭的妹夫,军中上下自然要给他几分薄面,可寒门出身的马隆算老几
他的官职与威望都只能暂时管理这支军队,远远谈不上令行禁止。
如今军中表面上看起来还像那么回事,实际上自上而下都只是在例行公事而已,悄悄摸鱼。反正伐蜀之战已经实质性结束了,等着大军班师回朝吧。
绝大多数人都是这么想的。
这种状态当然瞒不过孟观,毕竟他也是个“打工人”,很了解军中基层的心态。
“言之有理,所以你有什么高招呢”
石守信微笑问道。
话都说这里了,孟观肯定不能藏拙。
他小声建议道:
“石监军,您不过是暂时统领这支兵马,要练兵也来不及了,只能让这支队伍打起精神来,让他们听从号令就行。
卑职以为,说那些虚的没有什么用。统兵嘛,一来施恩,二来立威,恩威并施下,便能令行禁止。
如今石监军新到,马隆或许会听命行事,但他左右不了
石监军还是要先施恩,然后再立威才好。至于具体怎么做,卑职驽钝就说不清楚了。”
孟观非常谨慎的说道。
“你容我先思索一下。”
石守信轻轻摆手,建议孟观退下。
……
等孟观离开后,石守信这才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他要整理一下混乱的思路。
签押房内极为安静,石守信的心绪也慢慢的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