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色说道:“谢过石将军。”
“谢谢就不必了,我有话要问你。
当然了,如果你以诚相待的话,那我等你伤养好了,就放你回去找姜维。
记住,你只能去找姜维,不能回去找谯周和邓艾。
如果你硬气一句话都不想说,那我也可以在你脸上刺字。
嗯,就不刺什么侮辱的词了,直接刺上精忠报国四个字如何
没有辱没你吧”
石守信依旧是面带微笑,但陈寿看着他俊朗的面容,身体却忍不住瑟瑟发抖。
在刚刚投降的蜀国,一个降臣脸上刺着“精忠报国”四个字是什么意思,陈寿大概是懂的。
如果被魏国的官吏或将军,看到自己脸上刺着“精忠报国”。他们会联想到什么事情,又会怎么对付自己,就很值得揣摩揣摩了。
侮辱吗
绝不是侮辱,在脸上刺字“精忠报国”怎么能算侮辱呢
但这四个字,在此时的蜀地,是会要命的!甚至是要一家老小的命!
陈寿没有纠结,一秒钟就下定了决心。
“石将军问吧,陈某这条命是你救的,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陈寿缓缓开口道,并没有很矫情的说些大义凛然的话。
主要是说了也白说,如果可以活着,谁愿意平白无故去送死呢
“陈先生是识时务的,所以我称呼您为先生。”
石守信笑道,那笑容看上去人畜无害。
陈寿苦笑道:“石将军就问吧,陈某有问必答。”
“嗯,那我就不绕弯子了啊。”
石守信轻咳一声,继续问道:“如今成都的局面如何,把你知道的都告诉我,无论是关于谁的,无论是多么小的事情,只要是你知道的,都告诉我。”
果然,还是关于成都的事情么
陈寿轻叹一声道:“那就从刘禅上降表的事情开始吧,毕竟我就在谯周府内当幕僚。”
“可以,你直说便是,话出你口,入我耳中,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他人不可知。”
石守信坐直了身子,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不知道是不是他的态度很诚恳,又或者是“精忠报国”这四个字的杀伤力太大了。总之陈寿那是事无巨细,把他知道的,关于刘禅上降表的事情都说了。
“成都城内,各家大户对于邓艾是什么态度
刘禅是什么态度,他的子嗣是什么态度,关、张二家是什么态度
邓艾在成都如何布防,他还有多少兵马”
石守信连珠炮一般的发问,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
陈寿心中暗道:这位名叫石守信的监军,虽然不知道成都的事情,但却是个心思缜密,见识广博的人啊!每一个问题都是意有所指,绝非是好奇心作祟。
这个人有点厉害了!
“成都城内,各家大户对邓艾的态度都不一样,很难一概而论。”
陈寿开始侃侃而谈,似乎屁股上的疼痛也减轻了很多。
“那就分开说,反正时间还有很多。今天说不完那就明天,明天说不完那就后天。”
石守信表现出一副“我很闲”的姿态。
陈寿微微点头,他知道自己是糊弄不过去了,于是继续开口介绍成都城内大户的情况。
石守信一边听一边询问,追究对方话语里的细节。有些陈寿知道就说了,不知道的时候,他就摇头叹息。
石守信越听越是心惊。
成都城内,反对刘禅投降的人居然有不少啊!比如说关家就明确表示过反对。
只不过邓艾的刀横在这些人脖子上,他们即便是不高兴,不愿意,也没法反抗而已。
如果钟会和邓艾真的闹起来,这些人会不会站出来反水,还真是难说得很。
这一夜,陈寿在说,石守信在听。这场对答持续了很久,等天都已经麻麻亮的时候,陈寿终于把肚子里的存货全部倒空了。整个人都露出一股自暴自弃的颓废。
“你放心,将来若是有事,我肯定保你一命。你要是哪天走投无路的话,就过来投我,在我身边做事。
今夜这些话,我出门就忘记了,肯定不会对他人言,你就安心修养吧。
大都督今日拔营起寨前往涪城,最近一些时日,剑阁我说了算。”
石守信拍拍陈寿的肩膀说道。
“谢谢石将军照应,陈某感激不尽。”
陈寿连忙道谢,这话是真心的。石守信虽然用脸上刺字来威胁,但毕竟没有真刺字,还心思给他治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