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2、腥风血雨几时还(2 / 3)

,那叔德这个皇帝不当也罢,只不过叔德不才,手中未握住那传国玉玺,终究是名不正言不顺,还请太师另寻他人来当这大唐的皇帝吧。”

    老太师微微仰起头,不由得长叹一声:“他们当真如此?”

    “哈哈哈哈……当真?”

    李渊走到桌前,拿起一份名单,这里就是夏林收集到的资敌名单,上头的人哪一个不是国之栋梁哪一个不是儿女亲家又有哪一个不是他大唐的开国元勋。

    而且不光有名单,名单后头还有详细的资敌清单以及运输路线,甚至就连他们写给阿史那大汗的密信都附带在里面,里头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如同弯刀一般死死卡在老太师的心头。

    “太师,您看见了吗?我如今不过只是杀鸡儆猴,他们干了什么,他们心中还不明白吗?”

    说到这里,李渊再次站了起来,他的声音也带上了几分沙哑:“太师,莫要叫小人蒙蔽。”

    这会儿宇文太师一下子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他本意是打算跟李渊说叫他不要一时糊涂把皇位错传给了女儿。

    但谁知道经过这一番搅合,李渊便成了有理的那个,而那触目惊心的名单就摆在他手上,那一封封的秘信可是无法作假,里头的内容稍微扫一眼都能叫人气到浑身战栗。

    相对于这些人所干的事情,现在闹得满城风雨到处抓人的事情,竟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李渊没有直接按照名单点天灯,把这里所有的人都给拉到朱雀大街上给宰了。

    当然了,这些卖国之人固然可恶,但他李渊真的一点责任都没有么?其实不然。要知道这件事的根源还就真是在李渊身上。

    以前他们这帮人跟外族玩撑死也就是走私货物或者说是养寇自重的玩法,玩不到这么大的规模和影响。

    第一次把这件私密之事搞成天下一等一大事的人,那可就是李渊。

    算起来得有二十多年了,当年李渊利用这一招引突厥入关,然后自己反复操作下逼田魏迁都,从洛阳迁都金陵。而这才是李渊能有今日的基础。

    当时田魏没说什么,鸿宝帝为了不起纷争,退过了江去,保了田魏二十年的体面。

    可如今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了李渊身上,这已经不是体面不体面的问题了,这活脱脱的就是一场宿命轮回嘛。

    但问题是现在李渊是李唐的皇帝,这种事他可以干,但别人可不能对他干,而早些年李渊干的事,可就是他宇文太师出谋划策。

    如今李渊站在另外一个角度告诉他这件事,基本上就是在指着宇文太师的鼻子说:“你自己看看你当年干的好事,现在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了我身上,田魏尚且还可迁都,你叫我迁往何处?”

    “来人啊,搀老太师去寝宫中休息。”

    太监上前就要搀扶宇文太师,但却被他拒绝了,老家伙慢慢站起身,叹了一声走到李渊身后:“叔德啊,我老了……没用了,不想见到自家人刀兵相向。”

    “太师,我心中明白。可这真能怪孩儿么?”

    都到这一步了,李渊对他还是毕恭毕敬,倒也是叫人找不出毛病来。

    “当年我等对田魏用了这手段,赢了。的确,颇为欣喜。如今有人用同样的手段对付,若我真有不敌,李某也便认下了,还要夸奖他们一番好手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