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5、修的便是清风长生!(2 / 3)

    之后的几日,虽是眼看便是临近春节了,但这地方的百姓可就难受了,这两年蜀地各县之中巧立名目蔚然成风,甚至有的地方就连呼吸都要收税,有些百姓实在是难以维持,要么就早早的将田卖了摇身一变成为了人家地主家的长工和佃户,要么只能是用田抵了赋税,自己苦哈哈的远走他乡。

    老道这几日倒是去过几个城镇,他看到的只有民生凋敝,虽然货物琳琅满目,但百姓却真的是衣不蔽体,那些穿着华丽的老爷太太小姐公子们却在这里享着天大的福。

    若是他没见过光明,这也不过就是老道士一生游历中不起眼的一幕,但他去过了光明之地,去过了江南道去过了浮梁。

    看到过那般的大人物每日平凡的吃穿用度,看过了最不起眼的升斗小民也可以喝酒吃肉。

    此时此刻,冒着漫天风雪的老道心中就更加坚定了夏林对他说的那些话。

    “那道光不能熄灭呀。”

    老头仰头看着天,默默的摇了摇头。

    回到山上的道观,第二日他便开始挂上了诊病的招牌,这件事县里的老爷第一时间也听闻了,甚至还差遣师爷上了门。

    “道爷,听闻……”

    师爷的话还没说完,一名平头弟子便走上前为他拿出了三百两的浮梁银票,老道士笑着说道:“师爷,看我这老糊涂,都给忘了。坐诊是要交门税的,小小心意不成敬意。”

    门税一年不过十两,他一次性拿出了三百两,其中意味当师爷的自然是知道,他呵呵笑着将银票揣了起来:“道爷讲究,那我这便回去复命了。”

    回到衙门,师爷拿出了二百五十两银子交给了县令,那县令一高兴立刻大手一挥就为老道士免了三年的赋税,而他自己则利落的将那银票笼到了随身的小盒子之中。

    “秦师爷,这可是一头肥羊呐。”

    “谁说不是呢,老爷。”

    “随他随他。”县令哈哈大笑起来:“也不好把人逼的太紧了嘛。”

    此时节正是最天寒地冻的时候,路上每日都会有流离失所的人冻饿而死,他们有的生了病也不知该如何是好,偶有机会得知了老道士那道观上正在赠衣施药,但一开始大多数人是不敢去的,直到有一日清晨,一名妇女抱着一个已经奄奄一息的孩童一头冲进了道观之内。

    他见到老道士便磕头如捣蒜,说着什么只要能救孩子叫她做牛做马也认了。

    老道士也不废话,他本来就懂一些医术,再加上在浮梁培训了好些日子,这上来手一搭脉便知是风寒入体。

    他在盒子中翻找了一圈,嘴里嘀咕着从浮梁学来的口诀:“发热先退烧,腹泻先止咳……”然后便拿出了专门为这风寒准备的符纸。

    他先将符纸用药水写上符咒,接着将符纸泡入碗中,那符纸本身里头也加了川贝、枇杷等物,配合上药水,强给孩子灌下去不到一个时辰原本奄奄一息的人便恢复了正常体温。

    之后老道士更是容留了他母子二人在道观之中养病,那女子每日只需要负责打扫一下卫生煮一下这里十几个老爷们的饭菜便算是报答。

    而这件事很快就传开了,山上住着老神仙的事情不胫而走,四里八乡的人都开始往这里涌了过来,治病的、求一口吃的,反正形形色色什么人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