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潼关血战死守盟,临安残烛照兴亡(1 / 4)

潼关的风裹着血腥气,刮在脸上跟刀子似的。苏云卿的长枪已经挑翻了第七个蒙古兵,枪杆上的血顺着木纹往下淌,在雪地里砸出一个个小红点。她抬头望了眼远处的蒙古大阵,窝阔台的金色帐篷像块脏污的膏药贴在荒原上,心里暗骂:这老小子倒是会享福,让底下人跟咱们拼命,自己躲在帐篷里烤火。

“苏将军!小心身后!”陆风的喊声刚落,一把蒙古弯刀就朝着苏云卿的后背劈来。苏云卿猛地转身,长枪一横,“当”的一声挡住弯刀,手腕一翻,枪尖顺着刀背滑过去,直刺那蒙古兵的咽喉。蒙古兵惨叫一声,倒在雪地里,鲜血瞬间染红了周围的积雪。

“谢了,陆风。”苏云卿喘了口气,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这已经是战斗的第三个时辰,她的胳膊早就酸得抬不起来,全靠一股劲撑着。

陆风咧嘴一笑,露出两排沾着血的牙:“跟我还客气啥?咱们可是一起从汴梁杀到幽州,又从幽州杀回汴梁的老兄弟了!不过话说回来,这蒙古兵也太能打了,杀了一批又来一批,跟割韭菜似的。”

正说着,耶律大石骑着马冲了过来,他的契丹弯刀上还挂着蒙古兵的盔甲碎片:“苏将军,西夏和金国的援军到了!在西边的山坡上,正朝着蒙古人的侧翼冲过来!”

苏云卿眼睛一亮:“好!终于来了!陆风,你率领一部分骑兵,去支援西夏和金国的军队,从侧翼夹击蒙古人;耶律首领,你跟我一起,率领主力部队,正面进攻窝阔台的大阵!咱们今天一定要把蒙古人打退,守住潼关!”

两人立刻领命,分头行动。苏云卿率领主力部队,朝着窝阔台的大阵冲过去。蒙古兵们看到大宋军队冲过来,纷纷举起弯刀,想要阻拦。可苏云卿的长枪太厉害了,每一枪都能刺穿一个蒙古兵的胸膛,大宋士兵们也跟着奋勇杀敌,很快就突破了蒙古人的第一道防线。

窝阔台在帐篷里听到外面的喊杀声越来越近,心里慌了神。他没想到,大宋、契丹、西夏和金国的联军会这么厉害,自己的五十万大军居然挡不住。他立刻下令,让蒙古大军撤退,退回蒙古草原。

苏云卿看到蒙古大军撤退了,立刻率领士兵追上去。蒙古兵们慌不择路,不少人掉进了联军挖的陷马坑里,还有些人被联军的弩箭射中,倒在雪地里。这场战斗,联军大获全胜,不仅守住了潼关,还斩杀了蒙古大军的十万士兵,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和粮草。

战斗结束后,苏云卿、陆风、耶律大石和西夏、金国的将领们在潼关的营地里举行了庆功宴。营地里点起了篝火,士兵们围着篝火唱歌跳舞,气氛十分热烈。

西夏的将领举起酒杯,朝着苏云卿说:“苏将军,这次能打赢蒙古人,全靠你的指挥。我代表西夏,敬你一杯!”

苏云卿也举起酒杯,笑着说:“将军客气了。这次能打赢,是咱们联军齐心协力的结果,少了谁都不行。以后,咱们还要继续联手,一起抵抗蒙古人,守护咱们的家园。”

金国的将领也跟着说:“苏将军说得对。以前,咱们大宋和金国是敌人,经常打仗。可现在,蒙古人是咱们共同的敌人,咱们必须放下恩怨,一起对抗蒙古人。只要咱们联手,就一定能打败蒙古人。”

耶律大石也说:“没错!契丹、大宋、西夏、金国,咱们都是草原和中原的儿女,不能让蒙古人欺负咱们。以后,咱们就是最好的盟友,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众人都哈哈大笑起来,纷纷举起酒杯,一饮而尽。篝火的光芒映在他们脸上,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可苏云卿心里清楚,这只是暂时的胜利。窝阔台虽然撤退了,但他肯定还会再来。蒙古人的势力太强大了,想要彻底打败他们,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几天后,苏云卿率领大军回到了汴京城。宋宁宗得知联军打赢了蒙古人,高兴得亲自出城迎接,还在皇宫里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宴会上,宋宁宗赏赐了苏云卿、陆风、耶律大石和西夏、金国的将领们很多金银珠宝和绸缎,还封苏云卿为“护国大将军”,陆风为“镇国大将军”,耶律大石为“辅国大将军”。

苏云卿接过赏赐,心里却有些担忧。她知道,现在大宋的国力虽然有所恢复,但跟蒙古人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要是窝阔台再次率领大军进攻,大宋还是很难抵挡。

她对宋宁宗说:“陛下,这次咱们虽然打赢了蒙古人,但蒙古人的势力还很强大,咱们不能掉以轻心。咱们应该尽快训练军队,筹集粮草,加强边境的防御,同时继续跟西夏、金国、契丹保持联盟,一起抵抗蒙古人。”

宋宁宗点了点头:“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