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处莽原,藏兵五万,以骑兵为主。
孟瑶首选离此最近的北契城,带领全部将士奔袭而去。
又过了两日,在距离北契城半日之外的一处郊野扎营。
这里是为北契城运送补给的要道。
孟瑶要在这里,拦住他们的补给。
原定的时间已至,但补给迟迟未到。
叛军主将不明所以,派探马出城探查,却尽数落入孟瑶伏兵手中。
她从探马口中得知,如今城中的存粮,还能维持五日。
她等不了这么久。
于是当晚,她带着刘念潜入城中。
却没想到在粮仓前,冷不防与楚墨渊撞了个正着。
两人面面相觑。
楚墨渊带着十数名暗卫。
人多力量大。
当天晚上,北契城中的六座粮仓被尽数焚毁。
一夜之间,城中存粮为零……
熊熊烈焰映红半座城池,叛军主将看着扑灭不及的大火,方寸大乱。
次日,孟瑶乘势宣读端王招降信。
叛军主将内心挣扎了足足一日,终究低头受降。
没有粮草,根本不需强攻。
困也能将他们困死了。
这一次,孟瑶未再耽搁,接受帅印后,立刻飞鸽传书入京。
北契城不同于燕回城,藏在深山可瞒人耳目。
此地地势开阔,消息必将很快传遍北地。
其他私兵藏身之处,定然获知事败的消息,她需要皇帝尽快派禁军前来接管。
而她则要速战速决,尽快拿下其余两处。
以免再起变数。
整顿军务后,她命刘念留守在此,等候禁军前来。
而她自己,则继续挥师北上。
三路大军,已破其一,剩下两处,她准备兵分两路。
她命刘闯为主将,将北大营一半兵力交由他率,奔赴莽原,招降藏在那里的五万骑军。
在常山大营跟随她时,刘闯本是骑兵副将。
没有人比他更懂骑兵的弱点。
而她本人,则亲率余下兵马,直指秋霞岭。
秋霞岭的叛将,是赵启山。
初听刘闯探来的消息时,她以为自己听错了。
因为赵启山,十年前就死了。
他是楚国难得的悍将,对战强敌魏军时,也少有败绩。
皇帝亲旨封他为正二品忠勇将军,命他驻守北境。
十年前,他旧伤复发而死。
皇帝闻讯悲痛难挡,亲自下旨将他的事迹昭告天下,让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