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建一座抵御强敌的战争堡垒(2 / 3)

她实在憋不住,跟何氏打了声招呼,裹上厚袄子,用没伤的那只手笨拙地系好带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踩着积雪,往谢云景那院子溜达。

谢云景住的地方离沈家不远。

门口谢一和谢二裹着厚厚的皮袄子站岗,脸冻得通红,看见沈桃桃过来,赶紧挺直腰板行礼:“女主子。”

沈桃桃摆摆手:“谢爷在里头吧?”

“在,主子吩咐了,您来了直接进。”

谢一赶紧掀开厚厚的棉布帘子。

一股暖烘烘的的热浪扑面而来。

屋里陈设简单,一张土炕占了小半地方,炕火烧得正旺。

靠墙一张旧木桌,上面堆着些卷宗地图。

谢云景正背对着门口,站在桌前看着什么,听见动静转过身。

他今天只穿了件深青色的棉袍,袖口挽起一截,露出结实的小臂。

少了些战场上的肃杀,多了几分居家的沉稳。

看见沈桃桃进来,他挑了下眉:“怎么出来了,伤还没好利索。”

“闷死了,”

沈桃桃跺跺脚,把靴子上的雪沫子震掉,走到炕边,一屁股坐下,长长舒了口气,“骨头都快躺锈了,出来透透气。”

谢云景没说话,走到炕边,弯腰从炕柜底下拖出一个矮脚的小炕桌,放在炕上。

又转身从桌上拿起一卷羊皮纸卷。

“图纸?”

沈桃桃眼睛一亮。

“嗯。”

谢云景解开麻绳,将羊皮纸卷在炕桌上小心地铺开。

正是沈桃桃前几天用左手画的,那张关于新城建设的草图。

羊皮纸有些粗糙,上面用烧黑的木炭条勾勒出的线条显得有些歪歪扭扭,不少地方还因为左手不便而显得模糊不清。

“喏,”

沈桃桃指着图纸,有点不好意思地撇撇嘴,“左手画的,好多地方都糊了,看不清楚。

今儿个精神好点,我跟你细说说。”

谢云景没坐炕沿,拖了张矮凳过来,坐在炕桌对面,目光沉静地落在图纸上:“好,你说。”

沈桃桃清了清嗓子,手点在图纸最中心的位置:“这里,咱们现在驿站的位置,是整个‘军城’的核心。”

她手指移动,沿着图纸上几道粗犷的线条向外划拉:“你看,以驿站为中心,向四面辐射。

不是乱建,要像蜘蛛网一样规整,横平竖直,道路要宽,能并排跑四辆马车那种,底下……底下还得埋东西。”

“埋东西?”

谢云景微微蹙眉。

“对,”

沈桃桃用力点头,“排水沟,用烧好的陶管或者大石头砌,上面盖上石板,雨水雪水,还有那些脏水,统统排到城外的河里,这样城里才干净,才不容易生病。

不像现在,一下雪化雪,满院子都是泥汤子。”

谢云景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他带兵打仗,深知营地里污秽横流的后果,疫病横行,比敌人还可怕。

这“排水沟”

很妙。

沈桃桃的手指继续移动,指向图纸上被道路分割成的一个个方块区域:“这些方块,就是功能区,不能乱,而且得分开。”

她点着一个靠近中心面积不小的方块:“这里是居民区,盖房子,要一排排的,用咱们新弄出来的那种水泥,掺上碎石沙子,浇出墙来,又结实又保暖。

房顶铺瓦片,再也不怕漏风漏雪。”

她又指向旁边一个稍小的方块:“这里是学校,孩子们念书识字的地方。

而且按等级年龄,分为幼儿园,小,初,高甚至大学,这里的人不能光会种地打铁,得学本事,学算账,学看图纸,学道理,以后才能把咱们的城建得更好。”

“学校?幼儿园?小初高?”

谢云景重复了一遍,这些词对他有些陌生。

“就是学堂,”

沈桃桃解释,“不过更大,更好,教的学科更多,请先生来教,陆夫人懂医,可以教点草药常识;周莹懂机关,可以教点奇门之术;王玉兰会驭鹰,可以教其他人,阿鹂会戏曲,可以教孩子文艺类的……反正,有啥本事教啥本事,让孩子们都学。”

谢云景看着图纸上那个标注着“学校”

的方块,眼神微动。

他想起军中那些大字不识一个,连军令都靠口耳相传的兵卒。

如果……下一代都能识字明理……

沈桃桃的手指又移向另一个区域:“这里是医院,同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