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想试试能不能推动船。”
“瞎琢磨?”
周莹看着她,眼神里充满了钦佩,“桃桃,你这瞎琢磨可不得了,这‘火室’和‘气窍’,与我鲁家世代钻研的残卷记载,不谋而合。
甚至可以说是更精妙。”
她拿起沈桃桃的图纸,手指激动地划过“锅炉房”
和“蒸汽管道”
的位置:“你看,你这‘火室’用厚铁板密封,内设炉膛,烧煤后加热铜管里的水,产生‘气’。
‘气’通过管道,推动这……这叫什么?‘活塞’?带动‘飞轮’。
再通过齿轮带动明轮,这简直是为那失传的‘火轮船’,补全了最关键的一环。”
周莹越说越激动,苍白的脸上泛起异样的红晕,眼睛亮得惊人:“若能造出此船,何愁商路不通,这宁古塔将成为北境咽喉,连通江海,富甲一方。”
沈桃桃也被她的激动感染,心头热血沸腾!
她用力点头:“对,周莹姐,咱们就造这个,造蒸汽船,打通水路商道。”
周莹兴奋地点点头,但随即,她的眉头又微微蹙起,手指在图纸上那复杂的齿轮传动和锅炉结构上点了点:“不过,桃桃,这船要造出来,恐怕也难如登天。”
她指着锅炉部分:“这‘火室’,要承受高温高压,密封必须严丝合缝。
稍有差池,蒸汽泄露,轻则船停,重则炸膛,粉身碎骨。
这铁板得多厚?如何锻造?如何保证密封?”
她又指向齿轮和连杆:“这些机括,精度要求极高。
稍有偏差力量传递不畅,轮子转不动,或者直接卡死崩坏。
还有这明轮如此巨大,如何保证在水下转动时,不被水草杂物缠绕卡死?”
沈桃桃听着周莹一条条分析,心头的热血也渐渐冷静下来。
是啊,蒸汽船在这个时代,技术壁垒太高了。
她看着图纸上那艘充满希望的蒸汽船,又看看周莹凝重的脸色,心头涌上一股巨大的失落和不甘。
难道打通水路商道的梦想,就这么难吗。
“船太大……太难,”
沈桃桃喃喃自语,忽然灵光乍现,“那,如果我们造个小的呢?”
“小的?”
周莹一愣。
“对,小的。”
沈桃桃猛地抬起头,眼神重新燃起希望的光芒,“不造船,先造车,蒸汽车。”
“蒸汽车?”
周莹彻底懵了,“车?只听过马拉的车,牛拉的车,蒸汽怎么拉车?”
“不是马拉,也不是牛拉,”
沈桃桃兴奋地比划着,“是用蒸汽机,驱动轮子,让车自己跑,不用牲口。”
她飞快地拿起炭笔,在羊皮纸的空白处,刷刷刷地画了起来。
很快,一个简陋却清晰的草图出现在纸上。
那是一个长方形的车厢,下面装着四个巨大的木轮。
车厢前部,画着一个缩小版的“锅炉房”
和“蒸汽机”
,通过齿轮和连杆,连接到后方的两个驱动轮上,车厢顶部,还画着一根小小的烟囱。
“看,”
沈桃桃指着草图,语飞快,“这就是‘蒸汽车’!
也叫……‘公共汽车’。
简称‘公车’。”
“公车?”
周莹重复着这个陌生的词。
“对,公共的,就是大家一起坐的车。”
沈桃桃解释道,眼睛亮得如同燃烧的星辰,“周莹姐,你想想咱们的镇北军城,建起来以后有多大?从最东边的居民区到最西边的军营,从北面的矿场到南面的暖棚。
走路得半个时辰,甚至一个时辰,累不说,还耽误多少工夫。”
她越说越激动,手指在草图上用力点着:“有了这个‘公车’,就不一样了。”
“咱们在城里,规划好固定的路线,比如从驿站广场出,往东走居民区,往西走军营,往北走矿场,往南走暖棚和工坊区,每隔一段距离,设一个‘站牌’,作为停车点。”
“车上配一个司机,再配一个专门负责烧锅炉的,司机开车控制方向和度。
再配一个售票员,负责收钱……哦不,收工分,维持秩序。”
“大家要出门,就到最近的站牌等着,看到‘公车’来了,招手上车付工分。
告诉售票员你要去哪一站,到站了司机停车,你就可以下车,这样又快又省力,还不怕风吹雨淋。”
“这车一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