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o1章 王处长妥协(2 / 2)

那边的稳字诀能起作用,别再节外生枝。

与此同时,厂长周勇也并未闲着。

他独自在办公室里踱步良久,最终拿起桌上的内部电话,要通了工业部一个关系密切的领导,旁敲侧击地打听林默父亲林振华最近的动向,以及林默在分局是否有什么新的重要任务。

他需要更准确地评估林默此次突然关心轧钢厂保卫处的背后动机和可能持续的关注度。

得到的信息让他稍稍安心:林司长工作如常,林默在分局也确实事务繁忙,鬼市案的后续和工业部那边的线索都够他忙一阵子。

这似乎印证了林默此次前来,可能更多是出于对老单位的个人情谊和提醒,而非系统性的介入。

但周勇不敢掉以轻心。

他深知,像林默这样的人,其影响力并不需要时刻彰显,往往一个眼神、一句话,就足以改变局面。

他沉吟再三,又拿起电话,这次是打给厂办主任,以加强厂部与保卫处工作协调,共同保障生产安全为由,指示厂办近期要多与保卫处沟通,尤其是要尊重和支持郑国涛处长的工作,在经费、物资保障上给予倾斜。

这是一种姿态,一种向郑国涛,更是向可能关注此事的林默,释放的缓和与合作信号。

周勇很清楚,在摸不清林默真实意图和底线的情况下,暂时收敛锋芒,巩固现有阵地,才是明智之举。

接下来的几天,轧钢厂表面波澜不惊。

保卫处在何雨柱的牵头下,对新人招录和分配进行了一次低调却严格的内部复核。

几个王文章之前安排的关系户被不动声色地调整到了非关键岗位,而几个被刻意打压的业务骨干则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和安排。

王文章在整个过程中异常配合,对何雨柱的决定几乎言听计从,让熟悉他往日作风的一些老保卫员都感到诧异。

郑国涛则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了新员的强化培训和保卫处制度化建设上,各种规章条例、应急预案不断出台,训练场上口号震天,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他偶尔会和林默通个电话,交流些情况,但都默契地不再深入谈论王文章之事,仿佛那页已经翻过。

林默在分局忙碌之余,也通过何雨柱和豆爱国,关注着轧钢厂的动静。

得知郑国涛迅掌控了局面,周勇那边也暂时偃旗息鼓,他心中稍安。

但他明白,矛盾只是被暂时压制,并未根除。

王文章依旧是副处长,周勇也绝不会甘心完全放弃对保卫处的影响力。

一周后,一个傍晚。

林默难得按时下班,回到四合院。

刚进西跨院,就看见何雨柱和豆爱国正坐在院里的石凳上说着什么,见他回来,都站了起来。

“默哥!”

“默哥回来了!”

林默笑了笑,走过去:“聊什么呢?”

何雨柱脸上带着轻松的笑容:“正跟爱国说呢,处里那边,复核调整基本完了,风气正了不少!

老团长现在抓训练抓得可狠了,那帮小子叫苦不迭,但进步也快!”

豆爱国也笑道:“看来老团长宝刀未老啊。”

林默点点头,在另一个石凳上坐下,接过豆爱国递过来的烟,却没有点燃,只是拿在手里把玩着。

“表面是平静了。”

林默看着逐渐暗下来的天色,声音平和却带着一丝深远,“但你们要记住,周勇厂长不是轻易放弃的人,王文章也还在其位。

这次他们退了半步,是因为感觉到了压力,不想硬碰硬。”

他看向何雨柱:“柱子,保卫处现在看起来铁板一块,但难保没有暗流。

你要帮老团长把眼睛擦亮,特别是对王文章,以及和他走得近的人,既要团结,也要心中有数。

日常工作中,要多留一份心。”

“我明白,默哥。”

何雨柱收敛了笑容,郑重答道。

林默又看向豆爱国:“爱国,你那边也一样。

工业部的线索,还有社会上的动向,都要留意。

有时候,外部环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内部的平衡。”

“放心吧默哥,我都盯着呢。”

豆爱国用力点头。

暮色渐浓,四合院里亮起了温暖的灯火。

三人又聊了些闲话,便各自回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