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杨雪有意拉近关系(2 / 2)

多跟你们学习怎么把这日子过得更精细。”

聊完了吃的,又聊到了穿的用的。

刘玉梅抖搂着手里的红底碎花小布头,说:“这布头是上次跟人换的,给孩子做肚兜正合适,软和还不浪费。”

三大妈则说起怎么用旧毛衣拆下来的线,重新混纺给家里人织袜子、手套。

一大妈分享了她补衣服的诀窍,怎么补才能又结实又不显眼。

就连二大妈也炫耀了一下她家光齐从厂里弄来的、内部处理的瑕疵毛巾,虽然有点抽丝,但比外面卖的便宜实惠。

这些看似琐碎甚至有些抠门的讨论,却充满了那个年代特有的生活韧性和邻里之间互相学习、互通有无的温情。

杨雪置身其中,丝毫没有隔阂感,反而觉得格外踏实。

她现,这些老姐妹虽然各自性格不同,但在操持家计、应对生活方面,都有着惊人的智慧和韧性。

时间就在这絮絮叨叨的家常里飞快流逝。

日头渐渐偏西,几位大妈带来的瓜子、花生也消耗得差不多了。

一大妈率先站起身:“哟,光顾着说话了,得回去准备晚饭了。”

二大妈和三大妈也跟着起身告辞。

刘玉梅把手里的针线活收进笸箩,对杨雪说:“杨大姐,这小肚兜快好了,明儿我再拿过来。

您刚回来,缺啥少啥别客气,直接言语。”

王大娘也站起来:“我也得回去看看火,晚上给你们送点酸菜过来。”

送走了几位老姐妹,西跨院再次安静下来。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洒在堂屋里,映照着空气中尚未散尽的淡淡茶香和瓜子香气。

陈淑琴轻轻舒了口气,脸上带着笑意:“妈,一下午可真热闹。”

李秀兰一边收拾着桌子,一边笑道:“都是热心人。”

杨雪站在堂屋门口,望着染红天际的晚霞,目光深远而平和。

她转过身,对儿媳和秀兰说:“是啊,热闹,也踏实。

通过这些家常里短,才能真正摸到这座院子的脉搏。

往后,咱们就在这里,把日子好好地过下去。”

她知道,与这些老姐妹建立起的这种融洽、互助的关系,将是她们在这个四合院里安稳生活的重要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