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一章、世无一证永证(返工完毕)(2 / 3)

;   世界一变再变,可再怎么变,自己不变即可。

    那时山是不是山还重要吗?

    重要。

    也不重要。

    洛祖很快也发现自己正陷入一种思维怪圈,自身的所有推演能力都因此陷入这一死循环中,不能解脱,无法做出更多更有价值的思考。

    “劫运同体,运来临,劫同至,这便是来了劫难。”洛祖幽幽道。

    洞府狭窄,此刻充满冥冥中的劫运。

    气运克不了劫难,劫难毁不了气运。

    但洛祖却又想起了一句话:“静诵道德。”

    或以自身道德来避难。

    如何修道德?何处寻道德?

    虽然不好寻,但洛祖却是心底透亮:“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道德经,三千言,就在身边。

    曾经他对祂嗤之以鼻,如今却以为自己就是小丑。

    这回旋镖有些快,打得他自己都措手不及。

    将如今的“正版”道德经拿来,放于膝上,细细品读。

    道德经念道德,一念便是三千载,如今便是四万九千岁。

    “如何念道德。”洛祖竟仍未领悟。

    “呵。”

    他一嘀咕,身旁就响起一声音。

    是谛听,祂还在监察着他。

    “谛听道友这般一笑是何意?”洛祖遂问道。

    “何故念道德经?”

    “此乃圣人之言,念之有何错?”洛祖反问。

    谛听被这般噎了一下,久久不能语,但洛祖也没有再度言语攻击,也没有自顾自思考修行,静静等祂后续反应。

    “圣人之言自有微言大义,遂圣人不错,但读者有错。”谛听说道。

    “哦?谛听道友可是要辩经?”洛祖笑了。

    谛听又被噎住,但这次没有思考太久,即可就答道:“何必辩经,又有何用?”

    祂这话便是心中多有苦闷。

    其实何处不辩经,只不过是个讨论形式罢了,天庭也有辩经,十万载一次的朝会上,天帝东皇总会讲道授法,余者听闻,而后自说己见,由此再与其他同僚辩论。

    道总有不同,不同便难相合,辩论自然激烈,有时甚至直接去往远古星空大打出手,且还是在天帝东皇的见证之下。

    “阐截二教如今就在辩经,你何不如与祂们说说道德经?”谛听忽然调转方向。

    “道友怎知祂们不知道德经?”洛祖笑了。

    这般吃力不讨好的事他了不会去办,帮哪家都有问题,他如今好不容易有个闭关机会,怎能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