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所谓奇门(1 / 3)

    “侥幸而已。”

    一边说着,赵真也是低头看向了自己脚下的这局奇门局。

    所谓奇门局,在不同的时刻的样子也是不一样的。

    普通人知道对于奇门知道个南离北坎东震西兑都已经算是很不容易了,至于其他就想都不要想了,跨“专业”了属于是。

    传说在黄帝与蚩尤的逐鹿之战中,黄帝久战不胜,偶然梦到天神传授符决,后得到彩凤衔书,书中所讲即为奇门遁甲。

    黄帝根据书中的内容,将每天二十四个小时分为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成、亥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

    一个时辰一个格,按奇门历法,每年冬至上元到第二年冬至上元为一个循环,总共是360日。

    每天十个时辰,一个时辰一个格局,全年的局数则是12×360=4320,为四千三百二十局。

    但后续黄帝在命令风后将其整理成文字之时,风后发现,在这四千三百二十局中,实际上每一局是重复了四次的。

    全年360日,4320个时辰,因为就格局讲都重复了四次,故全年时辰的格局类型实际上应该是4320÷4=1080局。

    因此后续风后整理时便将其做了简化,便有了风后的一千零八十局。

    后到了周朝姜太公之时,他仍旧觉得风后整理的一千零八十局太过繁琐,于是他又按二十四节气论算。

    每个节气为十五天,一节又分为上、中、下三元,每元为五天,一节三元,全年二十四节气的元数则是3X24=72。

    如此,便有了姜太公七十二局。

    再到秦汉时期留侯张良,他又简化了姜太公七十二局中重复的四次,使布局更加精妙,便有了后来的阳遁九局和阴遁九局,从而一直流传至今。

    所谓阳遁九局,即从冬至至夏至,遵循顺行规律,从坎一宫开始排布九宫。

    而阴遁九局,即从夏至至冬至,遵循逆行规律,从离九宫开始排布九宫。

    也就是说,如今所有人所熟知的奇门遁甲,其实都是历代先贤经过不断改良、简化演变而来。

    人脑终究有限,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面前去算尽那无限的变化,这就使得奇门遁甲对于普通人而言入门的门槛实在太高太高。

    所以要想将奇门遁甲流传下去,降低学习门槛是必然的。

    言归正传,若是将整片天地视为一个巨大的奇门局,那么只要身处这方天地之内,脚下的“奇门局”其实无时无刻都是在不断变化的。

    而武侯奇门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它不依赖所处“天地”的奇门局,而是自己截取某一瞬,自己在脚下定下一局固定的奇门局。

    这样做的好处便是,无论战斗持续的时间有多久,武侯奇门的使用者都永远不需要考虑奇门局的变化。

    再加之中宫已然定下,对于术士的计算量减小的何止一星半点!

    此时此刻,若是放在平日,在看到诸葛家的人在脚下定下一个奇门局之后,其实完全没必要在这一局内跟对方硬刚。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