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6章 人家会想你的(4 / 4)

识脱离物质束缚,顺着共感频率漂流而去。

    最后一个进入的是那位非洲男孩。他走到光幕前,忽然转身,对着人群挥了挥手,然后用仅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说:“我会替你们看看星星长什么样子。”

    光幕闭合,山谷重归寂静。

    三小时后,LY-01星再次脉冲,这次持续整整十三秒,恰好对应《萤火虫》完整三段的时长。随后,全球共感环同步播放一段全景影像:

    十名孩子漂浮在一片浩瀚的意识平原上,脚下是流动的记忆河流,头顶是旋转的星河图书馆。林晨与艾莉站在前方,身边多了十几个身影??有东方长袍的老者,有机械躯体的异星生命,也有纯粹由光构成的存在体。他们是过往文明的幸存意识,如今共同守护着“理性之核”。

    林晨牵起一个小女孩的手,轻声说:“你们带来了地球的味道??泥土的气息,雨水的清凉,还有人类独有的笨拙的爱。谢谢你们,没有让我们忘记自己也曾是个会哭会笑的生命。”

    画面切换至一座悬浮于虚空的城市,建筑由纯粹的情感结晶构成,街道上行走着各种形态的生命体,但他们之间传递信息的方式,全是通过共感波纹。一座广场中央立着纪念碑,上面刻着三行字:

    >**“致地球??第一个主动分享爱的文明。”**

    >**“致林晨与艾莉??桥梁的奠基者。”**

    >**“致所有叫‘小光’的孩子??未来的引路人。”**

    影像结束,但共感网络并未中断。相反,一种全新的服务悄然上线:名为“梦邮局”的匿名倾诉平台。任何人只要戴上共感环入睡,就能将自己的情绪打包发送至网络,由星语者自愿接收并回应。短短十二小时内,超过两亿人次参与,收到来自抑郁症患者、战争难民、孤独老人的无数心声,而每一个回复,哪怕只是一个温暖的意象、一段轻柔的旋律,都被记录为“共感积分”,用于维持桥梁稳定性。

    苏冉看着数据面板,喃喃道:“原来治愈他人,就是在加固回家的路。”

    一个月后,第一封来自彼岸的回信抵达。寄件人署名:**小光**。

    信的内容很简单:

    >“这里的星星会唱歌。

    >我每天都在学习不同的语言,

    >明年春分,我想带一首新歌回来,

    >叫《妈妈,我看见彩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