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志脸上堆着笑说:"
张叔,不瞒您说,这已经是我第五次来银行了。
每次都想着能碰见陈行长,可连他办公室门开着都不见人。
今天周末嘛闲着也是闲着,就想着再来碰碰运气,万一陈行长周末加班呢?"
他边说边从公文包里掏出一叠材料,小心翼翼地抚平边角:"
您看,我们厂的资产抵押贷款申请材料都准备齐全了。
要是今天真能遇见陈行长,当面把这事说清楚,说不定下周就能批下来。
我们小麦厂里二百多号工人可都指望着这笔钱买新设备呢。
"
张贵安叹了口气,接过材料随手翻了翻:"
小徐,你这跑前跑后的确实不容易。
现在这年头,私营企业想贷款比登天还难。
就我这个月接待的私企老板,少说也有二三十个,能批下来的一个巴掌都数得过来。
"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
不过你们厂是合资企业,政策上应该会宽松些。
"
"
唉,本来这事都说好了的。
"
徐大志又掏出烟给张贵安递了一支,"
前几天城西乡的章乡长亲口答应帮忙打招呼,说肯定没问题。
谁知道突然换了行长,现在连章乡长都说不上话了。
您说这事闹的"
张贵安点上烟,深深吸了一口:"
可不是嘛,新行长上任肯定要收紧贷款。
现在银行坏账一大堆,连国企要贷款都得层层审批。
您是不知道,昨天还有个国营纺织厂来贷款,材料都递上去半个月了,到现在还没消息呢。
"
徐大志笑着点点头。
他太清楚这里面的门道了——以前乐天电子厂能轻松拿到政策性贷款的日子,早就一去不复返了。
在计划经济时期,国营企业的资金运作完全依赖财政支持。
具体来说,像厂房建设、设备购置这些固定资产投资,全部由财政部门直接拨款解决;日常经营所需的定额流动资金,也由财政按照标准核定后全额拨付。
只有在遇到特殊情况,比如临时性采购、季节性生产波动或者出定额的资金缺口时,企业才会向银行申请短期贷款。
这就导致了一个普遍现象:国营企业一旦资金周转不灵,先想到的就是让银行兜底。
特别是最近两年,很多国营企业借了贷款根本无力偿还,形成了大量呆账坏账。
就拿徐大志所在的电子厂来说,去年因为原材料涨价出现资金缺口,他就通过乡里的关系向农行申请了一笔政策性贷款。
这种政策性贷款业务给银行体系带来了很大负担。
按照规定,专业银行应该逐步向商业银行转型,建立"
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
的市场化机制。
但大量政策性贷款的存在,使这些改革目标很难落到实处。
虽然上面也有意让国有银行剥离政策性业务,专注商业银行业务,可在实际操作中阻力重重。
地方上目前还是延续着老习惯,动不动就帮国营集体企业向银行要贷款。
统计数据显示,即便到了八十年代末期,政策性贷款在银行贷款总额中仍占相当大比重。
不过那时候企业拖欠贷款的情况还不算太严重,真正赖账不还的毕竟是少数。
当时贷款客户几乎清一色是国营和集体企业,像徐大志他们这样的私营企业主,能从银行贷到款的简直是凤毛麟角。
后来银行业推行严格的风险管控标准后,专家们回看这个时期的银行报表都直摇头——按照现代银行的资产质量标准来衡量,当时几大国有银行的账面资产早就抵不上负债了。
原先乐天电子厂在国有银行那边的贷款情况也是相当不乐观,跟其他老牌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拖欠的贷款好几家银行,最后也只能做坏账处理。
不过这些跟徐大志没啥关系,他现在的厂子是合资企业,早就完成了改制,账目干干净净,没拖欠银行一分钱,即使有贷款,也开始按时付利息了。
按道理说,像他们这样的优质合资企业,银行应该抢着放贷才对,怎么现在想贷点款还这么费劲呢?
中午饭点,徐大志和张贵安聊了半天,但毕竟刚认识,徐大志也没好意思打听太多银行内部的事。
眼看到了饭点,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