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o章 市场给我们的时间更紧(1 / 2)

徐大志裹了裹身上的军大衣,从小麦电子集团总厂的办公楼里走出来,呼出一口白气。

他搓了搓手,心里却是一片热乎。

刚才在办公室里,他盯着最新一期的销售报表看了半晌,忽然就笑了。

旁边新来的小助理杨云南有点懵,问:“徐总,这数据……有问题吗?”

徐大志摆摆手,笑得更加爽朗:“有问题?问题大了!

别人降价降得欢,咱们要是跟着跳这坑,那不是自个儿往火坑里跳吗?”

他徐大志可不傻。

这年头,彩电市场打得跟一锅粥似的,这家降价那家促销,你争我抢、头破血流。

可在他看来,这根本不是长久之计。

老百姓买彩电,图的是个质量、是放心,不是光图便宜。

便宜没好货,这道理啥时候都不过时。

所以,他定了定神,心里拿定了主意:别人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他小麦集团得走自己的路——抓好产品质量,搞点有意思的营销,再把镜湖酒业这边的资源巧妙嫁接过来,还怕玩不转?

说干就干。

第二天,徐大志就把小麦电子总厂和几个分厂的中层干部全都召集到会议室。

屋里烟气缭绕,茶缸子磕碰桌面的声音此起彼伏。

徐大志没多废话,开门见山:

“咱们的产品,质量必须过硬。

技术团队要加研,别光跟着别人屁股后头跑,要跑就得跑在前头!

新款彩电的研进度,我再给你们半个月时间,能不能拿出个让我眼前一亮的东西?”

底下有人小声嘀咕:“徐总,这时间也太紧了吧……”

徐大志眼睛一瞪:“紧?市场给我们的时间更紧!

你不跑,别人就抢你前头去了!”

会议开得火热,几个厂里的相关负责人被他说得热血沸腾,当即拍胸脯保证绝不拖后腿。

徐大志心里稍稍安定了些,但另一件事,他也没放下——镜湖酒业。

这老牌黄酒厂,自从他接手捣鼓了这么一阵,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土里土气、光靠老主顾维持的厂子了。

现在镜湖黄酒,既有送礼的体面包装,又有适合日常小酌的轻量款,销量节节攀升。

但徐大志的眼光,早已瞄向了更远的地方——矿泉水和天然水。

他认准了这将来必定是大生意。

没过几天,他就拍板决定,再次加大在京视的广告投入。

“别忘了,京视春晚前的黄金时段,咱们得插一条进去!”

徐大志对着广告部的人叮嘱道,“老百姓过年看电视,就得让他们眼熟咱们!”

广告、招商、扩编销售队伍……一系列动作雷厉风行地推进。

徐大志忙得脚不沾地,但奇怪的是,他反而觉得浑身是劲。

当然,他也不是光埋头苦干。

每隔几天,他就会给远在汉城的李允真打跨国电话。

电话那头,李允真的声音总是带着淡淡的笑意,听得徐大志心里暖洋洋的。

两人聊生意、聊市场,偶尔也聊点生活琐事,关系在不经意间似乎又近了几分。

除了李允真,省城那边也牵着他一部分心思。

省城办事处的大楼正在紧锣密鼓地装修,徐大志每星期总要抽空去盯一盯进度。

而更让他心头痒痒的是,每次去省城,他都能见到朴尤莉。

朴尤莉现在是在他们省城办事处办公,她们几人占了省城办事处老办公室,人聪明又漂亮,一双眼睛好像会说话。

徐大志一个星期见她一次,每次都跟她单独幽会。

这回去省城,他特意提早结束了工地巡查,转脚就去了老办事处的办公室。

朴尤莉正低头整理文件,一抬头见是徐大志,脸上立刻绽出笑容:“徐社长,你来啦?”

“来看看,”

徐大志故作镇定地点点头,“这边还习惯吗?”

“挺好的,”

朴尤莉捋了捋头,眼神里带着几分俏皮,“就是你每次来都这么突然,我连个准备都没有。”

徐大志哈哈一笑:“要什么准备?就这样挺好,自然。”

两人聊了会儿工作,不知不觉天色渐晚。

徐大志提议一起去吃个晚饭,朴尤莉爽快地答应了。

湖边饭桌上,灯光柔和,气氛微妙。

徐大志看着对面巧笑嫣然的朴尤莉,心里忍不住有些荡漾。

但他很快压下了那点旖旎念头,提醒自己:正事要紧,别昏了头。

除了生意和感情上的这些“忙碌”

,徐大志居然还挤出时间回了学校听了几堂课。

严老师和姚老师都是他走得多的老师,现在见了面,虽然被他们说几句逃课的事情,被责骂几句,在徐大志刻意讨好的前提下,倒还能聊到一块儿去的。

那天下午,阳光挺好,徐大志坐在大学教室后排,听着严老师讲市场经济理论,恍惚间好像回到了学生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