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凌晨两点了,”
徐大志看了眼手表,“你回去睡吧,这儿有我和老赵就行。”
邹英摇摇头:“不行,明天见孙行长,我得把财务数据再核对一遍。”
看着她倔强的样子,徐大志心里一暖。
她跟着他创业吃了不少苦,却从无怨言。
“那你去泡壶新茶吧,”
徐大志说,“这茶都没味了。”
邹英应了一声,拿着茶壶出去了。
办公室里又安静下来。
赵宏宇点了一支烟,深深吸了一口:“徐总,说真的,你后悔吗?要是安安分分做酒厂和电子厂,现在日子不知道多舒服,何必碰这些新项目?”
徐大志看着窗外,良久才开口:“老赵,你知道为什么我非要坚持做空调和物流吗?”
“为什么?”
“因为将来,”
徐大志眼神飘向远方,仿佛能穿透时空,“将来家家户户都会用上空调,每个人都会网购,物流会像血脉一样遍布全国。
我们现在不做,将来就来不及了。”
赵宏宇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他虽然不明白徐大志为什么如此笃定,但这段时间接触以来,徐大志的每一个看似冒险的决定,最终都证明是正确的。
邹英端着新泡的茶回来了,清香顿时弥漫了整个办公室。
“我刚才在茶水间听见值班的老王说,孙行长明天要去省里开会,”
她一边倒茶一边说,“咱们约的是上午九点,得赶在他出前把事谈完。”
徐大志心里一紧。
这意味着他们的时间更紧了,必须在短时间内说服孙行长。
“还有,”
邹英压低声音,“我听说城南的李大脑袋也在申请贷款,好像也是为了新项目。”
李大脑袋是兴州城另一个企业家,和徐大志一直是大额贷款的竞争对手。
这个消息让徐大志更加不安。
“看来明天这一仗,不好打啊。”
赵宏宇叹了口气。
徐大志却突然笑了:“怕什么?咱们这方案做得这么扎实,孙行长是明白人,会看懂的。”
话虽这么说,但他自己心里也没底。
几百万的贷款,在这个年代可不是小数目。
虽说他名下的土地和厂房价值不菲,但如今这年头,土地还不值钱,得熬上好些年才能升值。
“要不,咱们再把方案过一遍?”
赵宏宇提议。
“好,”
徐大志点头,“特别是投资回报率那部分,得算得清清楚楚。”
三人又围坐在一起,逐字逐句地推敲方案。
窗外的天色渐渐泛白,星光一点点隐去,新的一天即将开始。
徐大志揉了揉胀的太阳穴,强打精神。
他想起前世在职场打拼的日子,也是这般熬夜加班,为了一个项目拼尽全力。
没想到重活一世,还是逃不过这样的命运。
但不同的是,这一世,他是在为自己的梦想拼搏。
那些在后来司空见惯的空调、便捷的物流,在1989年还是新鲜事物。
他要做的,就是让这些提前出现在国人的生活中。
“徐董,你这黑眼圈都快掉到地上了,”
邹英打趣道,“一会儿见孙行长,要不要敷个热毛巾?”
徐大志摆摆手:“没事,这样显得咱们诚恳,为了项目熬通宵,孙行长看了说不定还会感动呢。”
这话把大家都逗笑了,办公室里的气氛轻松了不少。
当第一缕晨光透过窗户照进来时,方案终于全部敲定。
徐大志站在窗前,看着厂区在晨曦中渐渐清晰起来。
早班的工人已经开始陆陆续续进厂,新的一天正式开始了。
“走吧,”
他转身对两位同伴说,“去会会孙行长。”
三人简单洗漱了一下,便驱车前往省银行。
蒋伟握着方向盘,让徐大志他们先休息会。
徐大志目光坚定,他知道,今天的会谈将决定他旗下几个新项目的生死,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未来的展。
但不知为何,此刻的他反而平静了下来。
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只能勇往直前。
重生一世,若不能做点改变时代的事,岂不是白来了这一遭?
车窗外,兴州城的街景缓缓后退。
这座八十年代末的小城,正处在变革的前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