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剑指临溪 第1261章 不谋其政(2 / 3)

来旅游。

    人都喜欢凑热闹。

    哪里人多,其他人偏要往这边挤。

    于是热闹的地方更加热闹,冷清的景点继续冷清。

    洛山景区通过互联网的传播和发酵,形成了巨大的虹吸效应。

    无数游客从四面八方涌进洛山县。

    洛山县和省城的联动,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到省城旅游的客人,都会被当地的导游还有宣传给洗脑,然后想着前往洛山一游。

    洛山打造出了自己的旅游特色景点,成为游客们新的打卡地。

    不在朋友圈发几张洛山的旅游照,都显不出你去了趟南方省。

    有人听说朋友去了南方省旅游,便会询问洛山好不好玩?

    如果朋友说还没有去洛山,或者说没打算去洛山,那大家都会说:你连洛山都不去?那你去南方省干什么?

    于是,游客就会自发的做洛山旅游攻略,前往一探究竟。

    张俊和洛山县,抓住了网络时代的脉搏,也抓住了机遇,利用网络宣传旅游,让洛山成为了一个网红景点。

    这种成功,得益于洛山有一定的旅游资源,也多亏了张俊的巧思妙想和不懈努力。

    好的底子,好的机遇,好的创想,好的领导,缺一不可。

    梅山县的包来顺,之前来过一趟洛山,对洛山发展模式进行深刻的研究和学习,国庆节期间,他又率团前来观摩。

    当他看到洛山县人满为患的火爆场景后,羡慕不已。

    可是洛山的成功,并不容易复制。

    一个网红景区的打造,需要太多的因素,少了一样都不行。

    张俊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身,所以才能在洛山取得成功。

    梅山县想学洛山模式,却是太难。

    正所谓,学我者死,似我者亡。

    对此,包来顺也是欲哭无泪。

    包来顺想过,要把洛山模式复制到梅山县去,可是发现困难重重。

    他得不到张俊这样的支持,也拿不到张俊这样的投资。

    明明是一个很成功的项目,包来顺自以为也从中学到了精髓,却无法在梅山复制应用。

    国庆期间,包来顺请张俊吃饭。

    两人杯来盏往,三杯酒下肚,打开了话匣子。

    包来顺一喝酒脸就红,说起话来声音洪亮嗓门大。

    “张书记,你可得救救兄弟我啊!”包来顺一脸诚恳的说道,“梅山的旅游搞了这么些年,还是原地踏步,洛山反倒成了后起之秀,风头和收入,都盖过了我们梅山。梅山更加没有什么存在感了。”

    张俊笑着摇了摇头,道:“我也是侥幸成功了而已。”

    包来顺脸红脖子粗,道:“张书记,我认真的啊,你能不能给我们梅山也出点主意?哪怕做不到洛山这么好,只要能上个5A景区也行。”

    张俊默然片刻,说道:“包县长,我说句实话,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不是梅山县的领导干部,我出不了有用的主意。每个地区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也是十分复杂的。我的想法,未必适用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