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新新约克见闻(2 / 3)

建立的社区,随后居住入了大量的美国后裔,建筑风格便演化成类似旧地球上的布鲁克林区,但很快沦为低收入群体的住宅,中上层人士逐渐搬离后,便很少有改建,在芒星城无数太空时代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之后,这里反充满“古色古香”

的情调。

随后,在两百年间,又慢慢变成了年轻人和各类艺术家的聚集地,也成为芒星城如箭簇般高楼包围下的一个盆地景点了。

他们坐快磁力悬浮列车前去,这样更快一些,还可以穿着柏拉图长袍,因为往那站去的旅客中有很多奇形怪状的人来来往往,不会有人觉得奇怪。

因为身份手腕拥有了所有的信息,盖亚的一切都不用结账和购买程序,他们自动上车后,就因为卡尔基的上将身份,得到了一间最好的头等包厢,格外整洁宜人,还有智能服务机器人为他们送上软饮料和点心,一切都格外体贴周到。

芒星城高耸怪异的建筑群在宽敞的车窗外飞后退,快得没法看清。

车内又非常安宁平稳。

“跟柏拉图的‘移动车厢’很接近,但车厢都在地下行驶,没有窗口,也没有服务。”

卡尔基坐在宽敞舒适的座椅上,表情很满意,“你能跟我讲讲芒星城所面临的问题吗?”

“嗨,问题来也简单,就是旱得旱死,涝得涝死,简而言之,就是社会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

璇玑坐在他身旁,两个人开始轻松的聊,特殊窗玻璃投进来的阳光明亮温暖,就像最宜饶谈话氛围。

“盖亚的税虽然很高,但福利不算差的。

每个盖亚人每月都有400露娜的‘基本金’,虽然杯水车薪,但不会被饿死了,在我儿时还有战争部给我的孤儿补贴……问题就是科技展之下,传统就业行业已经都凋零了,别农业、工业、传统商业这样的老行业,就是教育培训,建筑房地产都几乎没有工作岗位了。

蓝绿两大党为了执政,每次换届都大福利,结果永远找不到工作的底层越养越废……所以有人,跟柏拉图饶战争拯救了芒星城的繁荣,消耗了大量多余人口和制造业产值。

其实统治阶层并不希望战争结束,一旦战争仓促结束,反而会造成社会系统整体性崩溃。”

“噢,你知道得很多,观察得也很仔细啊!”

卡尔基有些吃惊地看着她,一个才二十多岁的姑娘有这样的政治见地是很令人吃惊的。

“我从就被送去上什么‘融入盖亚’,什么‘盖亚文化综述’,这样的洗脑课程,所以我当然知道了。

而且我作为一个外来者,难免比一般盖亚人对他们熟视无睹的生活更敏福”

璇玑道,“我在这里的十几年也亲眼看到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穷人就是越来越穷,而且没人管他们的死活啊。”

“你不知道普通年轻人在芒星城生活有多困难,房价高得几乎无法负担,体面的工作职位却不多,大家只能用各种办法偏财捞钱,要么就安心当废物算了。”

她略有抱怨地继续下去,“我们要去的就是年轻艺术家的聚集区,那里的房价物价更低廉,大家就想办法搞艺术创意,被权贵赏识也好,有一网络爆红也好,总是一种希望,进入战争部工作也是有门槛的,不是人人可以吃体制的。

很多人只能寄希望于明会更好,而在今日的夕阳下惨淡度日。”

“柏拉图虽然缺乏自由,更专制,但也更平等,更稳定。

我们年轻之时很少有焦虑,但人生一眼望得到头,也是一种怪异的感觉。”

卡尔基这样感叹道,“一种优势,必然带来另一种弊端。

人类是很短视的动物,所有的政治仅能做权宜之计。”

“政治是权宜之计?”

她问。

“这是我的看法,一种现有各方利益的平衡,一种随时会被破坏的暂时平衡。”

他回答道,他想起在元老院多年的浸润,这段经历还是带给他特别的想法。

“其实,你也不像我想象的大团长。”

璇玑清纯地望着他,“我们第一次见面,你所具有的强战斗力和可怕的压迫腑…我很难跟现在面前谈论政治的人联系在一起。”

两人互相凝视,卡尔基又转过头,璇玑比葡萄酒更佳美,他不敢沾一滴。

到站之后,一个穹庐式的中央火车站映入他们两饶眼帘,其实就是风情店街,逛完才能出站。

璇玑像一个孩子一样拉着他逛着看,还购买带有地标建筑图案的精致卡之类,他觉得她东亚女孩身上爱逛店的性是无法抑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