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06章 司令租渔船,那是海军的来时路(3 / 4)

    讲到这里,李干似乎自己否定了自己。

    就在大家疑惑的时候,李干话锋一转,道,“但是!这种理念适合我国当前的情况,因为可以节约大量成本!”

    “歼-10战机是采用了这种设计理念设计出来的,而且在生产的时候也用了这种理念搞出来的生产线,每一架的成本,降低了30%。”

    众人齐齐倒抽凉气。

    都是专业人士,太清楚成本降低30%的威力了。

    李干一笑,道,“不仅如此,设计更短,试飞时间更短,而且,歼-10的生产线,直接就可以生产歼-7E战机,具备向下兼容能力。”

    他拿手一指黄中华,道,“两年前,我就让黄总把总线设计技术拿回去进行适用性研究。军舰的舰体设计,难的不在外形,而是在内部构造,复杂的线路管道如何布置如何走向,是黄总这两年来研究的重点。”

    “4000吨放大到7000吨,黄总,你们107所心里有底了吗?”

    其他人还在笑话李干的讲话呢,太颠覆传统理念了,仿佛打开了一扇新大门那样,看到的是完全看不到尽头的广阔前景。

    黄中华埋头研究了两年,等的就是时机,他当即道,“李司令,李主任,051的最大排水量是3700吨。我们对这型舰的研究已经很深入了,对总线技术以及延伸出来的模块化设计,也有了深刻的理解。”

    “我们有信心设计出7000吨级的驱逐舰舰体。”

    李远海听得心潮澎湃,连连点头,眼里不知何时已经噙了一些泪花。

    他回忆着说,“1950年3月17日,首任海军司令肖大将前往刘公岛考察,随行人员向当地渔民租了一条小船。船夫得知后,‘嘲讽’了意气风发的肖大将说,你一个海军司令还要租我的渔船啊?”

    “无船可用,这就是海军组建时的窘境。”

    “那么大一个国家,那么大一支军队,堂堂海军司令连一条出岛的船都没有。”

    李远海缓和了一下情绪,长长叹着气。

    也许旁人无法理解他的心情,海军一路走来太不容易了,受了多少窝囊气,1950年,他李远海还是普通水手,目睹了美国航母编队开进海峡耀武扬威。

    装备不如人,就得受气!

    李远海缓缓站起来。

    众人跟着站起来。

    李远海环视着众人,语气坚定地说,“去年,我们组成的编队挺进了太平洋,我希望这是开始,而不是结束!拜托同志们了!”

    他郑重地向大家行军礼。

    海军司令的高度重视和嘱托,107所黄中华团队振奋。

    搞科研的大多如此,遇上项目就废寝忘食。

    李干已经连续一周的时间连轴转了,开完会后,他回到房间躺下,脑袋沾上枕头就睡着了。

    还没睡多久,就听到外面隐隐传来争吵的声音。

    他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撑着床沿坐了起来,等着混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