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91章 真的要发媳妇(3 / 4)

只能从外面想办法了。

    找地方青年是比较理想的,实在不行,从其他单位里找。

    部队鼓励适龄未婚军官找地方对象,这里面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将更多的人口纳入国家供养体系。

    一名军官和地方对象结合,至少有三个家庭的生活是得到保障的,小家庭,男女双方父母,地方对象这一方的父母,尽管能享受到的待遇比较少,但依然是能够得到来自部队一方的待遇覆盖。

    对于部队家属,既军人的对象,部队是负有安置工作的义务的,根据级别来确定。

    此举为解决地方就业问题出了一份力。

    可以这么说,部队的每一项规定和政策,那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反复分析、反复考虑过之后制定的。

    军人和军人之间结合的例子非常少,这是因为当前女军人的比例非常低,没有这种基础条件。

    裁军整编后,伴随着的是军人待遇大幅提高、女兵征集比例持续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军人成为了地方男女适龄未婚青年婚娶的首选。

    李干写了一份文件,大概内容就是政工部门要加强官兵业余生活的安排,原则上,年满25周岁的官兵,可以向组织提交结婚申请。

    大白话就是组织上经常组织军地青年联谊活动,你就自己找对象去吧,符合条件打报告上来,组织批准结婚。

    人民内部问题解决了,李干继续投入舰载机高强度训练当中。

    歼-15A的性能经受住了试飞测试,定型后,意味着这款飞机符合进入军队序列服役的标准。

    试飞工作就是飞机服役之前的最后一道关卡,也是飞行员最后一道生命守护线。

    该型机的大部分高难度试飞是李干完成的,飞机的可靠性也让他对211厂的印象有所改观。

    反倒是拦阻系统在测试中出现了问题。

    调查后发现,完全进口的美制拦阻系统的液压机构,在高寒地带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

    进行了针对性改进后,还是由李干进行首飞,测试改进后的拦阻系统是否达到了要求。

    此时,海参崴已经进入了冬季,昼间最低气温是2°,距离第一场大雪已经为时不远。

    还是风速风向都比较合适飞行的一天,李干驾驶01号歼-15A弹射起飞,重点环节在于拦阻降落。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训练,大家都磨合得很好了,彼此之间形成了一定的默契。

    因为是陆基拦阻降落,不用担心飞过头了掉海里,大不了滑跑一段进行常规降落,或者加速后拉起复飞重新再来。

    陆基模拟拦阻着舰降落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给飞行员真实的着舰感受。

    飞行甲板是用线条画出来的,着舰跑道同样是线条约束出来的,在心理上,没有真实飞行甲板那么刺激。

    飞行员也是人,在这样的模拟飞行甲板上着舰,会有这么个潜意识——失败了也无所谓,怎么都摔不了。

    其实这种心理对训练的影响非常大,因此,航空教导旅的教员平时做得最多的就是心理层面的训练,想方设法让飞行员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