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破碎 第二百六十一章:困局(4 / 5)

风起明末 罗小明 4295 字 16天前

大败的消息从那信使的口中被说出之时,多尔衮的眼眸也在一瞬间变得赤红。

    作为先锋的正红旗在迁安和杨国柱部遭遇,双方在深夜爆发激战,而后被击败,折损了上百人。

    这还不算完,正红旗的军兵重振旗鼓收拢了兵马屯驻于归河川,又遭遇了杨国柱的突袭,这一次又伤亡了数百人马,同时还丢失了大量的粮草辎重。

    多尔衮面色发青,但是终究是控制住了脾气。

    他原本的脾气并不暴躁,只是从贾庄的失利开始,越来越不顺心的让他逐渐变的暴躁了起来。

    如今明军在四面设置重兵围困,军心也因此浮动,这个时节他必须要稳住心绪,不能因为小事而受到波及,进而影响全军。

    “明国云集重兵在各处关隘,些许小败并不重要,你们原定的计划探查建昌冷口一带明军的布置完成了吗?”

    多尔衮没有呵斥和责难,眼下败都败了,呵斥责难又有什么用。

    惩戒是肯定要惩戒的,但并不是现在。

    那信使微微一怔,不过马上还是反应了过来,只是脸色也难看了些许。

    “回禀奉义大将军,明国军队在九窑坡、千户亭等地设下重防,修建了许多炮台,洒满了拒马,还在一些要地埋设火药,约有二三十重,想要进攻只怕不是容易的事情。”

    “现如今,冷口,喜峰口两地,仍然掌握在明军的手中。”

    随着信使呈递上来的明军布防图总览,多尔衮的神色再度阴沉了半分。

    布防图虽然画的比较简陋,但是多尔衮能够看明白其中的要点。

    明军依据山体关隘不断的修建防御工事,大量的兴修炮台,又在外围挖设壕沟,足以称上一句固若金汤。

    若是想要从冷口和喜峰口翻越,不付出足够的代价是不可能。

    而孙传庭带领的明军主力就在近侧,稍有不慎,甚至可能都有倾覆的危险。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的事情,而是真有可能确切发生的事情。

    所以如果现在要想出关,那就绝对不能走冷口和喜峰口。

    只是,一不走冷口和喜峰口,二又不能走大安口、洪山口和龙井关,那么又能走那一口出关?

    在原本的历史进程中,宣府、大同、山西三镇的军兵基本都失去了战力,退出了战场。

    孙传庭带领的秦兵虽然获取小胜,但是终究还是独木难支。

    高起潜就更加不堪,勉强打了几战后,就又开始当起了缩头乌龟。

    现在的高起潜之所以胆大包天的敢偷袭清军的大营其实完全是被逼无奈。

    崇祯亲自下旨问责,高起潜看到圣旨吓得直接魂不附体。

    他这样的宦官,手中能够掌握多大的权柄,完全就是看着皇上对他们有多宠爱。

    高起潜清楚的知道自己之所以能够统领一镇兵马,靠的正是皇上对他的信重,认为他是知兵的。

    一旦圣眷不在,他根本什么都不是。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