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破碎 第一百四十一章:收获(2 / 5)

风起明末 罗小明 4636 字 17天前

p;  “自来北军临阵,专好争功,杀倒一贼,三、五十人互相争夺,却将败贼亡了追杀。”

    “每每致贼以数人为饵,诱你上前都去争功,他却大众一拥杀来,一个首级又不得,不知倒被他杀了多少。

    “乘众少却,将营盘冲破,全军没了,迷而不悟。”

    戚继光对于“首级”的态度,一向是深恶痛绝。

    早在嘉靖四十五年,就把“不顾首级,直杀无前,以求全胜”作为“兵德”的第一条。

    戚家军之所以能够无敌于天下,不顾首级正是其中的一大原因。

    陈望现在在军中所实行的各项规章制度、军规条例,几乎都是直接套用的《练兵实纪》和《纪效新书》两本书中的内容。

    当然陈望也做了一些改动,并没有完全生搬硬套。

    关于首级功,陈望和戚继光采用了差不多的处理方式,定了同样的军规。

    军律:临阵对敌,接战之后冲锋杀贼,不到战后不许斩取首级。

    如有故取首级者,立斩。

    旗都有三名专职割取首级的取功兵,取功兵的衣服两膊上缝有白布,上绣“取功”两字,盔上同样绑缚取功的布条作为辨认。

    他们将在旗内的官兵冲杀过去后,战线推进之后割取倒地敌人的首级。

    在收兵之后,再按照割取的首级,全旗一起均分报功。

    割取首级时,由督导官以及百总亲兵监察。

    若有隐藏不报者,及割取不完,亲兵、督导、旗、队、伍长俱斩首。

    因为首功制属于典型的结果导向型制度,验收者只看首级不看人。

    有人重财物,有人重官位,于是顺理成章的衍生出交易功劳的现象,更使得乱象丛生。

    而且为了预防杀良冒功,首级的勘验也颇为严格。

    流寇的首级虽然不如北虏和建奴那样好辨认,但是也有一些辨认的手法。

    女子的首级不能报,老人的首级也不能报,孩童就更不要提了。

    男子的首级也要细分,虽然斩杀的这一千多人都是实打实的流寇男丁,但是根据各种条例一筛选能够报上去的只有九百多级。

    更何况流寇的人头现如今已经不值钱了,一颗也只不过换一两左右的白银,而且没有办法加官进爵。

    将校的首级还算值钱,按照原来的级别从五两到百两不等。

    对于这个结果,陈望没有争辩什么,因为他的目的已经达到。

    汉中一战让洪承畴不在对他有所怀疑,而且也开始看重他。

    一个汉中参将的名头比起万两黄金都要更有价值。

    借着参将的名头,他可以在之后做很多的布置。

    现在历史线发生了不小的变动,自己进入了汉中府,一战击溃了张原,加上前几次的军功成功升格为了参将。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