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六章:万里之遥(2 / 6)

风起明末 罗小明 5456 字 4天前

中有着千言万语,有着无数想要嘱托的事情。

    然而当那万千的思绪到了嘴边之时,却只化作一句最为简单,也最为朴素的关怀。

    “草原苦寒,关外不比关内,记得多穿衣服,保重身体。”

    陈望的手缓缓滑下,落在了陈功的臂膀上。

    他的目光扫过远处肃立的蒙古骑兵,陈望心知要真正掌控漠南,单靠固穆的归顺远远不够。

    如今的土默特部实力不够,哪怕是固穆有着他的支持。

    如今大军南下在即,西北的战事也要坚固,西南的乱局愈演愈烈。

    北国很多地方他也没有办法维持强而有力的统治。

    他没有办法在北国留下太多的部队。

    京杭运河虽然已经畅通,沿海的海运也逐渐兴起,天津港的码头之上空前的繁荣。

    但是这一次的北伐,二十余万大军,数十万的随军民夫,已经将靖南军积累下的粮草几乎耗尽。

    北国经受天灾、疫病、战乱的连番摧残,民生凋敝的已经快要不成样子。

    南国也因为万民军的肆虐,以及不间断的战乱与天灾影响,困顿了许多。

    放眼四海,皆需休养生息。

    一切,必须要等到来年。

    崇祯十七年……

    不。

    现在。

    已经没有了崇祯十七年……

    一切都已经彻底的改变了。

    等到明年。

    神州大地将会使用新皇的年号。

    明年,是隆武元年。

    陈望的思绪发散。

    如今高居于南京皇城的皇帝,是他一手推上的隆武帝。

    那位皇帝。

    在历史上,就并非是一个甘愿任人摆布的君主。

    唐世平从南京传来的密报,都佐证了这一点。

    不过那位皇帝。

    他的心,终究还是更重视家国大义。

    那位隆武帝,从来没有对于北伐有任何的意见。

    他性情刚毅,若逢太平盛世,或成一代明君。

    可惜生逢末世,纵有雄才大略,终难敌时运不济。

    他本人可以说是南明诸帝中较有能力的皇帝,然后他的登基是在错误之时,也只能倚重错误之势力,致使复国的宏图终成泡影。

    最初陈望也想过,是否要推隆武帝为新帝。

    于情,他不愿意历史上这位刚强果毅的皇帝成为亡国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