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然而,让人感到意外的是。
坐镇晋阳行宫的刘启,却迟迟没有下达总攻的命令。
他就像一个最有耐心的猎人,静静地潜伏在暗处,等待着最佳的出手机会。
他每天的工作,就是看着沙盘,研究着从前线传回来的,各种情报。
仿佛,那场关乎国运的战争,跟他没有任何关系。
他的这种反常举动,让所有人都感到不解,甚至是焦虑。
尤其是那些渴望建功立业的年轻将领们,更是一个个都急得抓耳挠腮。
他们不明白,明明己方的优势已经如此巨大,为什么还要迟迟不肯动手。
难道,真的要等到匈奴人打到家门口,才肯还手吗?
姜禾,就是这些急躁派的,典型代表。
这些天,她每天都要来找刘启好几次,反反复复就是一句话。
“陛下,我们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动手?”
而刘启的回答,也永远只有一个。
“等。”
“等?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姜禾的耐心,几乎已经被消磨殆尽。
“再等下去,黄花菜都凉了。”
“冒顿那四十万大军,已经把雁门关围得水泄不通了。”
“关内的守军,已经快要撑不住了。”
“再不动手,雁门关,就要破了。”
刘启放下了手中的情报,抬起头静静地看着她。
“你觉得,冒顿,真的会全力攻打雁门关吗?”
姜禾愣了一下,有些不明白他的意思。
“难道不是吗?他可是带了四十万大军,还有我们叛徒送过去的火炮。”
“雁门关虽然雄伟,但在这种规模的进攻面前,也撑不了多久。”
“你错了。”
刘启摇了摇头,眼神里闪过一丝不屑。
“冒顿这个人,我比你了解。”
“他是一个典型的机会主义者,他从来不打没有把握的仗。”
“他之所以在雁门关下,摆出这么大的阵仗,并不是真的想攻城。”
“他只是想,用这种方式,把我们的主力,牢牢地吸引在这里。”
“为他的那支奇兵,创造出最好的穿插时机。”
“所以,他围而不攻,只是在演戏。”
“演给我们看,也演给他自己看。”
姜禾闻言,恍然大悟。
她终于明白,为什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