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 口诛笔伐之声(1 / 2)

“用这种方式来换取我们的和平与安全。”

“同时,我们也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光明正大地去学习他们那些先进的技术和制度。”

“等到我们把他们的东西全都学到手了。”

“等到我们的实力足以与他们抗衡了。”

“到那个时候,我们再来讨论是谁吃掉谁的问题,不是更好吗?”

俾斯麦的这番话,就像一个魔鬼的低语,充满了致命的诱惑。

在场的这些君主和政客们,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他们立刻就明白了俾斯麦这套“卧薪尝胆”计划的核心。

那就是,打不过你,我就跪下。

但我是假跪,等我偷学了你的武功,我再站起来一拳打死你。

这个想法很阴险,但不得不说也很高明。

比直接头铁冲上去送死,要明智得太多了。

会议室里的气氛开始变得微妙起来,之前那种同仇敌忾的情绪渐渐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夹杂着屈辱不甘,以及一丝丝兴奋的复杂情绪。

或许这位普鲁士人说得对,大丈夫能屈能伸。

一时的低头,是为了将来能够更好地抬起头。

最终,约翰牛国的首相先松了口。

“或许,我们可以先派一个使团过去,试探一下他们的口风。”

他的话就像推倒了一块多米诺骨牌。

其他国家的代表也纷纷表示了赞同。

一场原本是为了“抗晋”而召开的会议。

最终竟然以一种荒诞的方式,变成了“降晋”的预备会议。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刘启,对此还一无所知。

他此刻正在为另一件让他感到头疼的事情而烦恼。

那就是,苏媚和林婉清这两个女人,又又又吵起来了。

紫宸殿里,空气像是凝固了。

苏媚和林婉清,这两个大晋最有权势也最顶尖的女人,正站在刘启的书案两边。

谁也不看谁,但那股子对峙的劲头,几乎要把房梁给顶穿了。

事情的起因其实很简单,就是钱。

林婉清的能源动力研究所,最近又搞出了一个新项目,要建一座全新的高温高压熔炼炉。

按照她的说法,这个炉子要是能建成,大晋的特种钢产量能直接翻三倍。

到时候别说造铁甲舰,就是造铁王八都能当白菜一样量产。

可问题是,这个炉子太烧钱了,光是第一期的预算,就要五百万两龙元。

林婉清拿着项目书直接就来找刘启批钱,结果半道上被苏媚给截胡了。

苏媚的理由也很充分,皇家银行的每一分钱都有用处。

现在国家最大的开销,是那条从京城通往江南的铁路主干线。

那边每天睁开眼就是几十万两的窟窿要填,一刻也断不得。

她已经把能调动的资金全都压上去了,实在是挤不出这五百万两。

两个女人就这么从皇家银行一路吵到了紫宸殿,谁也说服不了谁。

一个代表着最前沿的科技研发,一个代表着最核心的基建命脉。

在她们看来,自己负责的那摊子事,才是大晋的头等大事,是绝对不能耽误的。

“陛下,您得给我评评理。”

林婉清先把话头抢了过来,她性格直,不喜欢绕弯子。

“特种钢的重要性您比谁都清楚,这关系到我们下一代武器和装备的更新换代。”

“现在被卡在产能上,就像是守着金山要饭吃,我看着都着急。”

“只要这五百万两批下来,我保证半年之内,让新式火炮的数量翻一番。”

苏媚听完,只是冷冷地哼了一声。

“林院长,你说的这些我都懂,可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你那炉子再重要,能有京楠铁路重要吗?”

“那条铁路是我们打通南北经济大动脉的关键,关系到几千万人的生计。”

“更是我们未来快速调动兵力,稳定全国局势的根本保障。”

“现在工地上几十万工人等着吃饭,无数的材料商等着结款。”

“我要是把这笔钱抽调给你,那边停工一天,造成的损失就不止五百万两。”

“这个责任,你担得起吗?”

这话问得就有点诛心了,直接把林婉清给噎得说不出话。

她只是个搞科研的,哪里懂这些国家经济层面的大账。

她只知道,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