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河灯引路(3 / 3)

真的“看见”了。那盏灯的光,似乎变得更加明亮了一些,虽然依旧遥远,但那光芒里,似乎多了一种难以言喻的亲切感,一种让她无比熟悉的感觉。

她的眼泪再次涌了出来,但这一次,里面没有绝望,只有一种难以置信的激动和喜悦。她知道,那是阿水!她的儿子,虽然不能亲眼相见,但他的魂魄,真的被这盏灯吸引来了,他感受到了她的思念,也回应了她的呼唤!

那盏河灯继续漂流着,那丝温暖和光亮,也一直伴随着它。王婆婆站在河边,一动不动,任由泪水打湿了衣襟。她虽然看不见阿水的样子,但她的心,却无比清晰地“看见”了儿子年轻的脸庞,感受到了他小时候依偎在她怀里的温暖。

那一晚,王婆婆没有再感到孤单和绝望。她一直站在河边,直到那盏特殊的河灯漂得看不见了,那丝温暖也渐渐消失,她才慢慢地走回家。

从那以后,每年的七月十四,柳溪村放河灯的时候,王婆婆都会自己制作一盏用特殊草药浸泡过的河灯。她不知道那草药具体是什么,也不知道河婆婆去了哪里,但她知道,那盏灯,是她与儿子之间唯一的联系。

她不再只是坐在河边默默流泪,而是会亲手点燃河灯,看着它漂向远方。虽然她依旧看不见阿水的样子,但她的心,却能“看见”那盏灯里蕴含的光亮和温暖,能“听见”儿子无声的回应。

她的脸上,也渐渐有了些笑容。她开始和村里的人说话,开始帮着照看孩子们,开始打理自己的小院子。她知道,阿水虽然不在身边,但他的魂魄,会一直陪伴着她,就像那盏河灯,永远照亮着回家的路。

而关于王婆婆和那盏特殊河灯的故事,也在柳溪村流传开来。人们都说,那是一位善良的鬼魂婆婆,被王婆婆的母爱所感动,赐予了她一个与儿子沟通的方式。每年的七月十四,柳溪村放河灯的习俗,也因此变得更加庄重和充满温情。人们不仅会放灯祭奠逝去的亲人,也会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那些在另一个世界的灵魂,都能感受到人间的思念和温暖,找到回家的路。而王婆婆,则成了村里最慈祥、最让人尊敬的老奶奶,她的故事,也成了一曲关于母爱、思念和希望的永恒歌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