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章 船夫的渡钱(2 / 2)

工地监督,与工匠同吃同住,人也瘦了一圈,皮肤晒得黝黑。镇上人渐渐相信,张员外是真心修桥造福乡里。

半年后,一座石拱桥横跨河面,蔚为壮观。通桥那日,镇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乡亲们争先恐后地走上新桥,个个喜笑颜开。

张员外站在桥头,接受乡邻们的称赞,心里从未有过的踏实快乐。他四处张望,寻找老马的身影,却见老马独自一人坐在旧船头,默默抽着旱烟。

庆典结束后,张员外来到渡口,跳上老马的船。

“老马,如今有桥了,你这渡船也该歇歇了。”张员外笑道。

老马磕了磕烟袋,眯眼望着崭新的石桥:“是啊,该歇歇了。”

张员外从怀中掏出一个钱袋:“修桥还剩些银两,我知你不会要,但这些是你应得的。没有你,就没有这座桥。”

老马摇摇头:“桥是你修的,与我何干?”

张员外郑重道:“若非你那日救我,又分文不取,我至今还是个吝啬鬼。是你让我明白,钱财不过是身外之物,助人才是快乐之本。”

老马终于接过钱袋,掂了掂,笑道:“既然如此,我便收下了。不过——”他话锋一转,“我有个主意,不知员外愿不愿意再出些力?”

张员外连忙道:“但说无妨。”

老马指着岸边几间破屋:“那里住着几个孤寡老人,行动不便。我想用这些钱再加上员外的资助,建个小院,请人照料他们起居。我这渡船不用了,但还能撑几年篙,能帮一点是一点。”

张员外闻言,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好你个老马!我以为我终于赶上你了,没想到你还是比我多想一步!好!就照你说的办!”

三年后,老马无疾而终。送葬那日,全镇人都来了,队伍从桥头排到桥尾。因老马无后,张员外感其救命之恩竟作为孝子,为老马披麻戴孝。

又过了十年,张员外也成了一位古稀老人。他常坐在石桥上,对孙儿讲述船夫老马的故事。

“孩子,你看这桥,”张员外摸着桥栏上的石刻,“这世上有人追求金银满屋,有人追求高官厚禄,但老马让我明白,人活一世,最重要的是心中有座桥——一座连接人心的桥。有了它,再宽的河也能渡过,再远的路也不觉漫长。”

夕阳西下,石桥在余晖中泛着暖光,桥上来往行人络绎不绝。没有人记得从前这里有个船夫,和一个吝啬的员外。但这座桥依旧静静地横跨河上,连接着两岸,也连接着过去与现在,无声诉说着一个关于渡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