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几株稻树,轻轻抚摸那已经开始枯萎的稻秆:“唯有此田,因未遭砍伐,尚存一线生机。”
神农氏从怀中取出一把金灿灿的种子,交给阿良:“此乃嘉禾之种,虽不及息壤所生稻树高大神奇,但耐旱抗涝,勤劳耕种则年年有余,贪心掠夺则一无所获。切记,丰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需与天地共息,方得长久。”
阿良双手接过种子,郑重叩拜:“谨遵神农教诲!我们定当爱惜土地,勤而不贪,取之有度。”
神农氏点头,又对众人道:“天地有常,万物有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乃自然之道。逆天而行,贪得无厌,必遭天谴。顺天而为,勤勉节制,方得善果。”
说罢,神农氏化作一道金光,消失在夜空中。
第二天,阿良带领乡亲们将神农所赐的嘉禾种子播种下去。人们小心翼翼地照料着这些希望的种子,再不敢有半点贪心妄念。
日升月落,稻苗破土而出,绿油油地铺满了田野。虽然不再高大如树,但长势喜人,穗头饱满。到了收获的季节,金黄的稻谷在阳光下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收获之后,阿良没有将粮食全部分光,而是留出了来年的种子和应急的储备。他教会人们轮作休耕,施肥养地,让土地得以恢复肥力。
胡三等人也彻底改过自新,变得勤劳节俭。他们主动承担起最累的农活,以此弥补过去的过错。
数年之后,这片土地重新变得肥沃起来。虽然不再有神奇如树的稻子,但风调雨顺,连年丰收,人人温饱,安居乐业。
阿良被推举为村中长老,他始终牢记神农氏的教诲,将“丰饶需与天地共息”的道理代代相传。每年播种前和收获后,村民都会举行仪式,祭拜天地,感恩自然的赐予,同时提醒自己不可贪得无厌。
据说,在月圆之夜,有人曾看见神农氏的身影再次出现在田间,察看庄稼长势。见到禾苗茁壮,百姓勤而不贪,他便满意地点点头,化作一阵清风拂过稻田,那田里的稻穗便会格外饱满金黄。
而那些被大禹遗落的息壤,并未完全失去神力。老农们常说,在这片土地深处,仍藏着些许神土,保佑着风调雨顺。只要你勤劳耕作,不贪心,不浪费,它就会暗中助你一臂之力,让你的付出有所回报。
这大概就是为什么,直到今天,这里的稻米依然格外香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