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经过娓娓道来。太守听后半信半疑,但见素云神情诚恳,也不便多问,只催促她准备入京。
素云却摇头拒绝:“大人,民女不愿入京。那只白狐前夜又托梦给我,说南山上有更多神奇红梅,若取来织成绸缎,可造福更多寒疾患者。民女已决定明日就上山采梅。”
太守虽觉可惜,但想到若素云真能织出更多神奇绸缎,也是明州一大荣耀,便不再强求,只嘱咐她早日归来。
第二天一早,素云果然背着竹筐上了南山。这一去就是三天不见踪影。太守放心不下,派人上山寻找,却只在山顶一片梅林中发现了素云的竹筐,里面装满了红艳的梅花。
搜索的衙役回来禀报说,梅林附近的雪地上有许多狐爪印,似乎有一大群狐狸在那里聚集过。更奇怪的是,原本这个季节不会开花的梅树,竟然在严寒中绽放出红艳似火的花朵。
太守心生疑惑,亲自带人上山查看。果然如衙役所说,那片梅林花开正艳,暗香浮动。在最大的一棵梅树下,他们找到了素云平日佩戴的一枚银簪,旁边还有一卷素云亲笔写的丝绸织法。
织法最后一页写着:“红梅缎非我独创,乃南山狐仙所授。今我已随仙师修行,织法留与有缘人。望后人善用此技,治病救人,不负天恩。”
太守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那白狐是得道的仙狐,素云是得了仙缘,随它修行去了。
回到城里,太守按照素云留下的织法,命织工们采集红梅汁液浸丝,果然也织出了带有暖意的红梅缎。只是这些绸缎虽好,却再也没有素云亲手织的那般神奇了。
第二年冬天,一场瘟疫席卷明州,许多百姓染病不起。正当太守焦头烂额之际,一夜之间,每家每户门口都出现了一匹红梅缎。病人盖上这绸缎,不出三日便康复如初。
有人说,在风雪夜里,曾见到一位白衣女子带着一只白狐,挨家挨户送绸缎。那女子眉目如画,正是当年消失的素云。
自此以后,明州城每年冬天都会在某个清晨,发现城门口堆满了红梅缎,供穷苦人家领取。而南山上那片梅林,也奇迹般地年年寒冬绽放,成为当地一景。
人们都说,素云姑娘已得道成仙,但始终不忘人间疾苦。而那只会说话的白狐,据说是南山狐仙,专渡有缘人。它选中素云,不仅因为她的手艺,更因为她有一颗善良坚韧的心。
明州百姓为了纪念素云,在南山梅林中建了一座小祠,取名“霜缎祠”。每逢寒冬,都有患寒疾的人前去祭拜,据说诚心祈祷者,往往能得到一缕红梅香气的抚慰,病痛随之减轻。
而那片雪地里的狐爪印和满树红梅,则永远留在了明州的传说之中,提醒着人们:善心善举,终得善报;技艺专精,亦可通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