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o3章 巧媳妇解难题(2 / 2)

两把,鲜得很。

再摘把院里的白菜叶,撕成丝儿,煮得烂糊——"

她舀了口空气,"

大嫂您熬粥,二嫂烧火,小丫头们剥蒜,一大家子围着锅转,比吃肉还香!

"

堂屋里的人都笑了。

大嫂王氏擦了擦眼角:"

到底是新媳妇,脑子活泛。

"

李老爷子摸了摸胡子,突然站起来:"

好!

你这两道题解得好!

"

他从怀里掏出个红布包,"

这是我攒的二十文钱,你拿着添点家用。

往后这李家的日子,还得靠你操持。

"

林氏连忙摆手:"

爹,使不得。

我这法子都是家常的,哪能要您的钱?"

"

要的要的。

"

李老爷子把红布包塞到她手里,"

我活了六十岁,头回见有人把二两棉花做成背单,把一文钱豆腐熬成全家福。

往后啊,你当这个家,我放心!

"

当天夜里,李家的灶火映得窗纸通红。

林氏蹲在灶前烧火,王氏在锅里搅着豆腐汤,张氏剥着蒜,小丫头们围着灶台转,嘴里直喊"

香"

李老爷子靠在门槛上,抽着烟看她们忙活,烟锅里的火星子一明一灭,把他的笑脸照得暖融融的。

后来,青竹村的人都说,李家的新媳妇是"

巧菩萨"

有人问她咋恁会想办法,她总是笑着摇头:"

哪有啥巧法子?不过是把日子过仔细些,把东西用活泛些。

"

再后来,李家的"

背单"

成了村里的时尚——夏天天热,男人们都裹着白布筒子当背心,女人们则把棉花抽出来,絮在枕头里,软和得很。

至于那碗豆腐汤,更成了李家的"

传家宝"

每年腊月里,林氏都会买块嫩豆腐,熬锅热汤,全家围着锅喝。

热气腾腾的汤里,飘着虾米的鲜,白菜的甜,还有说不完的体己话。

有人说,那是林氏的巧劲儿;也有人说,那是她的热乎心。

可李老爷子最明白——这世上最巧的,是把难事儿看成家常;最暖的,是把日子过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