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o7章 真假夜明珠(2 / 3)

前日王员外家少了箱珊瑚珠,哪个不是因为太显眼?"

他拍了拍周文川的肩膀,"

您且宽心,我明儿就贴告示,悬赏一千两抓贼。

"

可悬赏告示贴了满城,夜明珠却像沉进了深潭,再没半点消息。

周文川茶饭不思,每日蹲在祠堂里对着空供桌怔,没半个月就瘦得脱了相。

妻子劝他:"

要不把剩下的铺子卖了,去苏州进些新货?"

他却摇头:"

没了夜明珠,我这周府还算什么富户?"

再说另一头的李守谦。

这李老板在扬州城开了家旧书铺,专卖些残卷孤本,为人低调得很,连块像样的招牌都没有。

他屋里最显眼的,就是案头摆着颗珠子——说是珠子,其实暗淡得很,白天瞧着跟块普通的青玉,夜里也只是微微亮,勉强能照见案头的字。

这颗珠子是他十年前在苏州旧书摊淘的。

当时摊主说这是从个破落官宦家里收的,"

说是夜明珠,可我瞧着就是块玉,您要是喜欢,给五十文拿走。

"

李守谦觉得好玩,便买了回来。

妻子嫌它不亮,要扔了,他却收在锦盒里:"

万一是真的呢?"

这一收,倒收出了安稳日子。

李守谦从不跟人提这珠子,连最要好的朋友来店里喝茶,他都只字不提。

夜里读书时,他就把珠子搁在案头,昏黄的灯光里,珠子泛着淡淡的光,倒比油灯还省事。

七月十五那晚,李守谦照旧在案头看书,珠子在旁边微微亮。

忽然听见院外有动静,他合上书卷,摸黑走到窗边,透过窗纸往外瞧——只见两个黑影翻进隔壁周府,其中一个怀里还揣着个亮闪闪的东西。

"

许是哪家遭贼了。

"

他嘀咕着,没当回事,转身回了书桌前。

那珠子还在案头着光,照得《史记》上的字都清清楚楚。

他翻到《游侠列传》,轻声念道:"

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

第二日,周府丢了夜明珠的消息传遍了扬州城。

李守谦的妻子担忧地说:"

听说那盗贼专挑显眼的东西偷,你那珠子虽不亮,可别被人盯上。

"

李守谦笑了笑,把珠子收进锦盒:"

若是显眼的,早被人偷了。

"

果然,半月后张捕头来查案,特意绕到李记书铺。

他掀开门帘,见李守谦正伏在案前抄书,案头只摆着盏油灯,连个像样的摆设都没有。

张捕头挠了挠头:"

李老板,昨儿夜里可听见什么动静?"

李守谦摇摇头:"

小人夜里总早睡,倒是听见院外有脚步声,没敢出门看。

"

张捕头又问起他的珠子,他便从锦盒里拿出来:"

就这破玩意儿,还是十年前花五十文买的,夜里能照见字罢了。

"

张捕头接过去看了看,撇撇嘴:"

这算什么夜明珠?周老板那颗才是真的,可惜被人偷了。

"

他放下珠子,转身走了。

李守谦望着他的背影,轻轻摸了摸锦盒。

那珠子还在,暗淡的光里,他仿佛看见十年前苏州旧书摊的老板,正冲他笑:"

您要是喜欢,给五十文拿走。

"

后来周文川终究没等到夜明珠的消息,变卖了铺子回了老家,在乡下种了片竹园,每日对着竹影叹气。

有人说他悔青了肠子,有人说他活该显摆。

而李守谦的书铺却越开越大,后来还收了半屋子古籍,成了扬州城有名的"

李记藏书楼"

某年初冬,李守谦在整理旧书时,从一本《岭表录异》里掉出张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写着:"

夜明珠者,非珠也,人心也。

光华外露,祸患随至;虚其表者,福泽自至。

"

他愣了愣,突然想起十年前那个五十文的交易,又望了望案头的珠子——它还在微微亮,照得满室都是温暖的光。

窗外飘起了雪,落在珠子上,折射出点点银芒。

李守谦合上书卷,轻声叹道:"

原来最真的宝贝,从来都不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