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o章 锦鲤仙子(1 / 2)

从前有个叫清潭湾的小村子,村头住着个叫阿水的渔夫。

阿水才十六岁,爹早年间在江上翻了船,娘改嫁后,他就跟着瞎眼的奶奶过活。

屋里除了一张破木床、半口缺了沿的陶锅,就剩墙上挂着的破渔网——那还是奶奶用捡来的碎布补了又补的。

阿水虽穷,心肠却热。

每日天不亮就划着木盆去村后的青溪打鱼,打上来的鱼,大的卖钱换米,小的就分给村口讨饭的王阿婆,或是送给隔壁断了腿的周大叔熬汤。

奶奶常摸着他的头叹气:"

阿水啊,咱连盐钱都凑不齐,你还总把鱼往外送。

"

阿水就笑:"

奶,鱼在河里游得欢,咱看着也欢喜。

"

这年入夏,青溪的水突然浅得能看见底。

阿水划着木盆往上游走,想找个深潭碰碰运气。

日头晒得人昏,他正揉着眼睛打盹,忽然觉得木盆"

咚"

地撞了下石头。

低头一瞧,水里沉着个青瓷碗,碗沿缺了块,露出白生生的茬口,碗底却画着条活灵活现的锦鲤——红鳞金尾,眼睛像两颗黑葡萄,正对着他摆尾巴呢。

"

怪事。

"

阿水把碗捞上来,用破布擦了擦。

碗身有细密的裂纹,像片冻裂的冰,可那锦鲤的尾巴尖儿上,竟还沾着点亮闪闪的东西,像水珠子,又像星星。

他想着这碗许是哪家落水的娃子掉的,就揣在怀里,打算等下了工去村里问问。

可等他回到村头,天已经擦黑了。

王阿婆拄着拐棍在村口等他:"

阿水,我家那小孙女儿馋鱼粥了,你今日可打了鱼?"

阿水摸了摸怀里的碗,把鱼全给了阿婆:"

今日没打着大鱼,明儿我去更远的河湾。

"

阿婆摸着他空荡荡的木盆直抹泪,他却笑着往家走——反正他心里揣着宝贝呢。

夜里,阿水在灶前熬野菜粥,那碗突然"

嗡"

地出轻响。

他凑过去一瞧,碗底的锦鲤眼睛竟泛起了金光!

等他再眨眨眼,锦鲤"

唰"

地从碗里跳了出来,变成个穿红裙的小丫头,梢还滴着水珠子。

"

你是"

阿水吓得后退两步,撞翻了陶锅。

小丫头歪着头笑:"

我是锦鲤精灵,这碗是龙宫里的承露碗,专门接天河的水润人间的。

可三年前被贪心的渔夫打碎了,水脉就漏了。

"

她指了指窗外,"

你看,青溪的水是不是浅得能看见石头?再这么下去,不出三月,咱们清潭湾要旱成裂帛滩!

"

阿水凑到窗边一瞧,可不是?平日里能淹到小腿的青溪,如今只剩中间一道细细的水线,石头缝里的草都枯黄了。

他急得直搓手:"

那咋办?"

"

要修碗。

"

锦鲤精灵飘到碗边,指尖点了点裂纹,"

得找到三样东西:龙涎草、珊瑚心、镜湖底的月光石。

可镜湖在深山里,湖面像面镜子,底下压着龙宫的守湖兽,没几分胆量的人进不去。

"

阿水咬了咬牙:"

我明儿就去!

"

第二日天没亮,阿水就划着木盆往深山走。

他腰里别着补碗的米汤(奶奶用米熬的,黏糊糊的能粘瓷片)、半块干馍,怀里揣着承露碗。

走了三天三夜,终于在第四天晌午,望见了镜湖——湖面平得像块青玉,四周的山影都沉在水里,连鸟叫都没个响。

阿水正犯怵,湖面突然泛起涟漪。

从水里钻出个白胡子老头,穿着鱼鳞做的衣裳,手里举着根水晶叉:"

小娃娃,你来这儿干啥?"

"

我来找龙涎草、珊瑚心和月光石。

"

阿水把碗举了举,"

承露碗碎了,家乡要旱了。

"

白胡子老头眯眼一瞧,笑了:"

倒是个实诚娃。

可这镜湖有三关:一要过鱼群阵,二要躲水蛇洞,三要见着守湖兽。

你要是怕了,现在就回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