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影子劫(1 / 2)

十万大山深处,雾气终年不散,当地人称它为“瘴雾”

祖辈传言,雾里藏着一种叫“瘴雾蛭”

的邪物,不吸血,专噬人影。

李四是个走山货的商人,每年春秋两季都要穿越这片群山。

他仗着多年经验,常对山民的警告不以为然:“我走了十几年,什么瘴气没见过?都是吓唬小孩的!”

这年秋天,李四照例带着一批山货匆匆上路。

为赶时间,他抄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近道。

行至日落时分,山雾渐浓,李四忽然觉得背后一阵凉,回头却什么也没看见。

只是恍惚间,似乎瞥见自己的影子微微扭动了一下。

“眼花了。”

他嘟囔着,继续赶路。

三天后,李四回到家中。

妻子王氏迎上来,替他卸下行李,忽然盯着地面问道:“当家的,你这影子怎么看起来淡了些?”

李四低头一看,笑道:“天色将晚,光线不足罢了。”

然而随后的日子里,李四渐渐感到不对劲。

他总觉身子沉重,走路轻飘飘的,仿佛失去了什么重量。

更奇怪的是,他的影子一天比一天淡薄,有时在阳光下,边缘竟如烟似雾,微微颤动。

“莫不是累了?”

李四自欺欺人地想,却不敢深究心底那个可怕的猜测。

直到那日,村里八十岁的陈老太爷拄着拐杖经过,眯眼看了看李四脚下的影子,脸色骤变:“坏了!

你这是被瘴雾蛭附了!”

李四这才慌了神,忙请陈老太爷细说。

“那瘴雾蛭啊,”

陈老太爷颤巍巍地说,“不是寻常水蛭,是深山老林里的瘴气所化,专附人影。

影子被它一点点吃掉,人就慢慢失了魂根。

等到影子全无,人也就化作一缕青烟,成了山林的一部分。”

王氏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老太爷,可有什么解救之法?”

陈老太爷沉吟良久:“老辈人传说,唯有清晨凝结在龙眼叶上的露水,擦拭影子,方能驱除。

只是这龙眼叶上的露水,须得是东山朝阳初升时采集的,西山的不行;须得是嫩叶上的,老叶上的不行;更须得是真心救人之人心怀虔诚采集的,否则无效。”

李四听得心凉了半截:“这许多讲究,如何凑得齐?”

“还有一个难处,”

陈老太爷叹道,“龙眼树在这北方地界本就稀少,如今又值深秋,叶子都快落光了,哪里去找嫩叶?”

王氏却已站起身来,眼神坚定:“只要有一线希望,我定要去找。”

次日天未亮,王氏便背着竹篓出门了。

她跑遍了附近所有村庄,终于在一处山坳里找到一棵还未落叶的龙眼树。

她小心翼翼地采下最嫩的几片叶子,又向农家讨了一盏小巧的银杯,准备用来承接露水。

第二天凌晨,王氏摸黑起床,来到龙眼树下。

她屏息凝神,等待第一缕阳光照上树梢。

当朝阳初升,她轻轻抖落叶片上的露珠,用银杯接住。

那露水晶莹剔透,在初升的阳光下闪着奇异的光泽。

回到家,王氏按照陈老太爷的指点,让李四站在阳光下,自己则用手指蘸取露水,轻轻擦拭他的影子。

说也奇怪,那露水触到影子,竟出轻微的“滋滋”

声,仿佛热铁遇冷。

更令人惊讶的是,李四那原本淡如轻烟的影子,竟渐渐浓重了些。

“有效!”

李四惊喜交加。

然而好景不长,三天后,李四的影子又开始变淡。

王氏再次采集露水为他擦拭,这次却效果大减。

陈老太爷得知后,摇头叹道:“老辈人说,瘴雾蛭一旦附身,若不根除,便会不断再生。

普通的龙眼叶露水,只能暂缓,不能根治。”

“那该如何根治?”

王氏急切地问。

“传说,唯有‘龙眼王’叶片上的露水,方能彻底驱除瘴雾蛭。”

“龙眼王在何处?”

陈老太爷望向十万大山的方向:“深山里,瘴雾最浓处。

但那是九死一生之地啊!”

李四闻言,面如死灰:“罢了罢了,这就是我的命。”

王氏却默默收拾行装,准备进山。

李四苦苦阻拦:“那地方连我这样的老走山都不敢去,你一个